第381章 路遇枪击2-(1)
张清扬言归正传道:“金市长,在火车上我就一直寻思着在我整理的那份文件上,还需要加入一些辽河市将来大展的大规化,就比如说建成城市人口为二百万以上、总人口超过五百万的特大型地级市,加大轻工业、出口、旅游方面的发展,这些都离不开修路。”
“是啊,这个口号是几年前喊出来的,虽然辽河市总人口在东北来说已经可以说是比较大的边境城市了,但我市的大片地都在搞农业,开发区、经合区、中朝贸易互市等都需要扩建,如果把这些与京辽高速联系起来,渐大大提升这条路存在的价格,你提的这个意见很好,我们马上就修改……”
金淑贞做事情雷厉风行,马上就叫来了自己的秘书和张清扬的秘书,四人在办公室里对文件又进行了一次完整的修改,在修改文件的过程当中,金淑贞又一次发现了张清扬对经济发展的独到眼光,以及对招商引资工作的精明之处………
下午,驻京办李主任来汇报说他已经约好一些相关领导明天吃饭,金淑贞点点头也懒得和他说话。张清扬便从一旁问了问请客的地点、菜式等等。
当听李主任说按照相关规格,这顿饭要两万多块钱,所以就请了位辽河市在京的商人买单时,金淑贞就想发火。张清扬却是明白这个数字宴请京城的司局级干部不算过分,所以就点头表示知道,把李主任打发走了。之后,他才对金淑贞说:“我国官场特色,一顿饭几万块钱还算正常,如果规格不高,领导会有想法的,他们会觉得我们这些小城市干部对他们不够重视。”
金淑贞点头表示明白,只是苦笑着说:“我们每年就那么少的活动资金,吃几顿就没了,看来老李说他们资金不够花也有道理。”
张清扬就笑道:“如果没有我们当地商人的支持,他们就更没钱了,有时候像宴请领导,他们就会再找一些商人,名义上是帮他们拉关系,实际上就是找人来买单……”
这时候一旁的秘书牛翔插嘴说:“怪不得有人把驻京办的工作比作成是拉皮条……”
金淑贞和她的女秘书脸色一红,笑笑没说什么。张清扬瞪了牛翔一眼,批评道:“多嘴!”
牛翔吐吐舌头,却不以为意,他知道张清扬并非是真的生气。
第二天,在京城饭店,金淑贞与张清扬宴请了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与京辽高速项目有关联的领导。他们全是司局级干部,有的才是副司长。其实从级别上来说,张清扬二人的级别与他们都差不多,但是奈何人家是京官,感觉上就低了一头。但是京官与地方官不同,在地方坐到厅级的干部,往往喜欢摆谱,而京官相对而言就很谦逊、客气,这也是因为在京城不消说是厅级干部,就是部级干部比比皆是,背后没有什么力量的人是不敢装腔作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