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寻尸莲花灯-(1)
丁泉的父亲一开始是痛心,后来就觉得有些恐惧了。随即,丁泉本家的一些年轻人,纷纷都尝试着下去捞,其中有个人还脱下了丁泉的一只鞋子,但是,每一次就在人的身体刚刚接触到它的时候,那尸就像是一条鱼一样,迅速地逃离开了。
打捞淹死的人,很难打捞的时候,或者水况比较复杂的地方,都需要请专业的打捞人员。当时,丁家就请了一个叫‘飞鱼’的打捞组织给打捞的。
飞鱼的人来了之后,先是大体看了一下那片水域的情况。他们觉得水不深,没有必要带任何潜水装备。随即,他们的头目就让人下水直接去捞。
捞了一口气的功夫,那人钻出了水面,爬上船,喘息了一会儿,这才对他那头头说,下面的东西不同寻常,老是‘溜水儿’。
溜水儿,是捞尸人的一句行话,意思就是这尸体发生了异变,抓不住他,老是溜手的意思。
因为捞尸人有规矩,捞尸的时候,一般是不能提‘尸’这个字的,有时候,也把‘捞’字,改成‘起’字。
尸体发生异变,不能说是诈尸了,尸体跑了等等这样的凶话,要含蓄地说溜水儿了。具长江和黄河边的一些老水鬼讲,尸体发生异变后,一开始的时候,它们还没意识到自己已经死了,而且发生了邪变。但是,人如过说它们邪变了,就会起到提醒它们的作用,使得这些尸变得更加凶厉!
那捞尸队的头目听后,脸突然一变。他又问了一句,你确信是溜水了?
那人道,我感觉是。
队长接着问道,你之前遇到过溜水的情况没有?
那人说,没遇到,听人说过,我觉得很像。
旁边一个队员说,什么溜水不溜水的,我就不信这个邪。队长,我带上转杯下去看看。
队长点点头,什么也没说。
随后,这个队员就背着潜水设备下到了水底。下水的这个捕捞队员,有个外号,叫泥鳅。在水下,泥塘里,就跟跟泥鳅一样,活动自如,快速如飞。
泥鳅下水后,也与那尸体遭遇了好几次,他很快就发现,这尸真是溜水了。
有经验的捞尸人都知道,尸体溜水后,一般都会在原来的水域待着,等到晚上的时候,尸体就会离开那片水域,去河流中,一种叫‘龙眼’的地方。
龙眼,就是把河流比喻为龙,河流中出现的大型旋窝,称为龙眼。
那么,这些尸体为什么在晚上的时候,朝着龙眼的位置行进呢?有人说,溺水而死的人,都要去那样的地方报道,由于人死后,精魄受水的影响,不能及时离身,就把尸体带过去了。也有人说,这是河中的龙王要用这个人的尸体来养生,等这个人死后,让小水鬼拖过去的。
意识到这些,这个叫泥鳅的人就想用一种叫做七桩六索阵的发子,来抓住这尸体。
泥鳅的爷爷是个老水鬼,从小他就跟着他爷爷捞过不少的尸体。什么样的邪尸,他基本上都见识过。当然,他也在他爷爷那里学到了不少的降尸方策。
浮出水面后,泥鳅就让人准备了七根一头削尖的槐木桩子和一条旧渔网拧成的绳子。最后他找人取来一朵莲花。把莲花中间的莲蓬挖下去一半,其中倒入菜油,加入灯捻。
随后,他就把莲花灯点燃,放进这片水域。
灯燃烧了一会儿,就开始在那片水域漂动起来。大约三四分钟后,这个莲花灯,总算是在距离岸边七八米远的地方停下来。
见此,泥鳅就带着槐木桩子下了水,以上面的莲花灯为中心,在水底,将桩子打下去。
等所有的桩子都打下之后,他又用渔网拧成的绳子,把七根槐木桩子连接起来。
其实,这个莲花灯,是用来找那尸的。据说,莲花灯被点燃后,总会浮在尸体的上方。把七根槐木桩和渔网绳是用来禁锢那尸体的。
一旦水下的邪尸被这样的阵法给困住,那么它们就不会随便再乱溜了。
做完这一切,泥鳅就上来喘了一口气,准备下去,把那尸体弄上来。这个时候,他的头目拉住他道,看来,这真是溜水了,你有把握把它弄上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