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新军-(2)
马璘在官场已经许久,对朝政也有些自己的见解,李瑁口中的不时之需他当然知道是什么意思。
自高祖皇帝开创大唐以来,几乎每一任新帝登基掌权都免不了一阵兵乱,眼下的时局想必也难以避免,李瑁想要的这只精兵就是希望能在胜负决定的关键时刻发挥颠倒乾坤的作用,而这只精兵的主帅自然也是慎之又慎。
马璘自打开年末年拜入寿王府,他的利益生死早就和李瑁捆在一起,李瑁荣,他荣,李瑁衰,他死,几乎没有任何的犹豫,马璘毫不犹豫地便应了下来。
李瑁当即笑道:“好,那本王回京后便上书父皇,着你以检校左武卫大将军一职掌剑南防御使事,驻防平戎城与松洲,备战吐蕃。届时本王会调许远入CD主政,而平戎城及松洲的一应军政均由你一人掌控。鲜于仲通那边本王也会打好招呼,本王会让他一应要求都听从你的安排,要钱给钱,要人给人,你在剑南绝不会有半点掣肘。若是地方财款不支,你大可去信本王,本王从寿王府给你拨款。”
有李瑁这句话,剑南新军无论是人还是财,各方面都不缺乏,马璘的心里也有了底。
“殿下,不知此次组建新军,殿下欲以何军为基?”马璘问道。
李瑁凝眉想了想,回道:“不必借助他军,就在川地就地招募新军,一应将官也均由你自行调配。”
马璘听李瑁这么一说,面露不解,问道:“殿下为何要以川人为基,此番殿下督军陇右,何不趁机征召陇右士卒,陇右士卒常年驻防西北,能征善战,不是更好吗?”
在时下人的眼中,陇右河西一代乃久战之地,百姓尚武,而川人体格相对西北人较小,确实不是组建新军的最佳选择,但李瑁来自后世,他自然有坚持川军的原因。
抗日战争时期,受中华民族气节的鼓动,三百万川军穿着草鞋扛着破枪,慨然出川,从戎赴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继续阅读!
喜欢长安风请大家收藏:(wwwkxsme)长安风快选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