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所谓妙人-(2)
暗自笑了一会儿,玉真公主见李泌已经这般为难的模样,担心惹了李泌不悦,便也不再玩笑,止住了话头。
玉真公主看着李瑁在墙上留下的字迹,故意叹了一声,幽幽道:“长源公子所言颇为在理,这曲凤栖梧比起太白的诗句的确各有千秋。只是可惜了,长源公子口中的妙人怕是挨不过这一关了。”
李泌沉吟了片刻:“我自幼得冯师传授,熟读《相经》与《推背图》,于相面一途上也算颇有造诣。长安城中的王侯贵胄我也曾见过不少,但就面相而言,但却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寿王的。以我看,寿王乃极贵之相,绝非福薄之人。”
玉真公主虽然有入道之行,却没有入道之心,她遁入道门多半是为了清净与安生,所以她对这些相面之道本就不大相信。
不过李泌既然这样说了,玉真公主也不反驳,直接接上道:“长源公子虽然师承名师,相术极准,但这一次怕是要看走眼了,十八郎如今坏了皇兄的好事,莫说来日,只怕今日这一关便过不去了。”
言罢,玉真公主目光灼灼地看着李泌,似乎在期待着什么。
李泌何等聪慧,他听着玉真公主的话,自然品味出了玉真公主的激将之意。
李泌回想着李瑁奇异的面相,心中也对李瑁其人也颇为好奇,不禁存了结个善缘的念头。
于是李泌也不点破,反倒自信地笑了笑:“寿王福泽深厚,遇难自有贵人相助,如今看来,这贵人除了你,只怕还有我一个。”
玉真公主面露喜色,道:“长源公子愿意襄助十八郎?”
李泌点了点头:“若是公主能借我一匹快马,我倒是不介意跑一趟寿王府。”
李泌少年时便以才智闻名长安,就连当年的名相张九龄都一度与李泌平辈相交,问计于他。若是李瑁能得到李泌的帮助,那他度过此劫的机会便会大大增加。
玉真公主听得李泌的话,当即应了下来:“只要长源公子愿意相助,莫说是一匹快马,就算是派出一支仪仗也是应该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长安风请大家收藏:(wwwkxsme)长安风快选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