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添加书签(永久书签)
听书 - 长安风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9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A-
默认
A+
默认
绿色
蓝色
日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长安风》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 张天师-(1)

  卖于谯家,三两银子一亩。

   李瑁听到这男子的话,脸『色』一下子阴沉了下来。

   蜀西谯氏,源于西周,乃姬姓皇族后裔,因受封与蜀中谯地故得其姓。

   天下谯氏半出蜀西,谯氏在蜀地盘桓千年,在汉时便成了蜀地数一数二的世家门阀,名士谯隆、谯玄、谯周俱出其中。

   天宝年间,世家门阀土地兼并越发地严重和放肆,七宗五姓、江南萧王、长安韦杜、河东裴薛等诸多世家俱是如此,谯氏乃蜀地名门,自然也不例外。

   但李瑁如此动怒并非全因土地兼并,而是因为谯氏的吃相实在是太难看了。

   都安县位于蜀中平原西部,依山傍水,乃是上佳的田产,虽然因大水浸泡几年内难有好收成,但只要歇田三年,此处又是一处良田。

   都安县的田价若是搁在往常,一般都在十二贯钱一亩,可如今大水之后,谯氏并购农户田亩价格竟不足往常的三成,这与明抢何异?

   李瑁强压着心中的怒火,接着问道:“按大唐律,田亩买卖不得低于市价八成,谯家这般低价购得你的田产,你为何不去官府状告谯家?”

   男子听着李瑁的话,脸上突然一顿,显然他根本不知道大唐还有这么一条律例,不过就算他一早知道了,难道他还敢状告谯氏不成?

   就天下而言,谯氏的名望自然比不得七宗五姓那般盛隆,但就在剑南而言,谯家的地位和清河崔氏在山东的地位几乎无异。

   男子楞了一会儿,这才回道:“乡里乡亲的全都都将田产卖于了谯家,也都是这个价格。更何况按张天师的说法,过两年河神震怒,岷水还要泛滥,与其留着这些田产砸在手里,不如早早地卖了出去,还能换些银子。”

   寻常的百姓与李瑁自然不同,在大唐,决不能低估宗教对百姓的影响,在有些地方,宗教长老所说的话甚至比官府的教令更加有效,在蜀西这种五斗米教传了近千年的地方便更是如此,蜀西百姓对于五斗米教几乎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

   五斗米教抢购沙石致岷水泛滥,谯氏乘机大肆收购良田,五斗米教又大肆散步谣言,李瑁怎么听着都像是世家和宗教之间的合作,借此兼并土地,夺揽民财,只是可怜这些百姓,被人算计了却不自知。

   而像眼前这个农家男子的人绝不在少数,如今的大唐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就连在他治下的剑南都是这样,更遑论其他了。

   李瑁看着这满目疮痍的都安县,看着男子苦涩无奈的表情,嘴上一下子沉默了。

   大唐盛世,去他娘的大唐盛世,在长安粉饰的繁荣昌盛,万邦来朝之下,有多少百姓正在流离失所,食不果腹!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世家和权贵本就是剥削底层百姓的存在。只要世家门阀还在,他们出于对土地的需求,土地兼并的事情便不停地上演。

   此前李瑁也曾和崔氏、房氏这些世家打过交道,甚至还有过生死算计,但他都没有像这一刻这般气愤过。

   朝堂上的谋算就算再多也只是党争,『乱』不了天下,而土地兼并则是在刨大唐的根,无论哪个朝代,土地问题永远是祸『乱』避躲不开的因由。

   李瑁官拜剑南节度使,统掌剑南军政也有十年了,十年里他从未真正地关注过剑南民生,大多还是在放任地方官员自行管制,现在,李瑁终于意识到了,剑南作为自己最大的资本,这里决不能有两个声音,世家、宗教都不可以,剑南只能由他,由天策府说了算。

网址:www.kxs.me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
next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