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遣回-(2)
他若是建议杀了结松力,势必会引起李隆基的怀疑,让李隆基觉得此事之后是自己在搞鬼。
更何况,如今吐蕃老赞普年迈,膝下仅有两子,若是结松力死在了大唐,将来吐蕃大皇子将毫无悬念地成为赞普,吐蕃的权力交接将没有任何纷争,吐蕃也将拥有了一个举国同心,征伐大唐的绝好借口。
放虎归山,让结松力和大皇子相争,让吐蕃君臣忙于内斗,这才符合大唐眼下的利益,毕竟一个活人的价值比死人大的多。
李瑁整了整衣袍,躬身回道:“启禀父皇,儿臣以为结松力虽胆大妄为,擅闯内宫,还惊动了贵妃娘娘,但他兴许是酒后误事,并非出自本心,只是一场误会罢了。有道是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结松力毕竟是吐蕃使节,若杀他,难免玷污我大唐上朝天誉,显得我大唐气量促狭,儿臣觉得不如绝贡吐蕃,对结松力惩戒一番,逐出大唐去吧。”
绝贡断交,惩戒驱逐,无论是哪一条都是对结松力和吐蕃巨大的侮辱,但偏偏在李瑁口中竟说的像是对结松力的仁慈大度一般。
李瑁的话听似大度,但悄然间已经将全部的罪责归于结松力的身上,让他想辩解,都觉得无力。
结松力看着李隆基意动的样子,心里一凉。
李琮,李瑁,还有他未曾见识过的李亨,这些大唐皇子一个比一个虚伪,一个比一个算计,吐蕃国都逻些城的那些明争暗斗,比起长安简直单纯地太多了。
结松力跪在地上,看着李瑁那张看似温文儒雅,正气凛然的俊脸,恨不得即刻揭穿他的“虚伪”的面孔,将他活活咬死。
“三郎,你快将这些吐蕃人遣走,臣妾看着心里慌慌的。”
就在李隆基心里尚在斟酌如何处理的时候,坐在他身旁的杨玉瑶拉过了他的手臂,“可怜兮兮”地为结松力又加上了最后一把火。
李隆基宠极杨玉瑶,待她不同寻常妃嫔,在后宫直接以娘子,三郎相称。李隆基见杨玉瑶对结松力仍有惧色,顿时一阵疼惜,准备要将此事速速决断。
此事事关皇家威严,礼部,鸿胪寺,太常寺那些官员早已离去,此时的大殿中只有李瑁一个重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长安风请大家收藏:(wwwkxsme)长安风快选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