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灵柩回归故里-(1)
该不该对杨贞说出自己的看法呢?李积有点犯难了。
说实话吧,但预测毕竟是一种感觉,又不像办案子,可以凭证据说话;也不像行军打仗,可以凭情报取胜。而且,这个世界很少有人喜欢听逆耳之言,哪怕是真实和真心的逆耳之言。
如果不说实话吧,李积又觉得有点对不住杨贞。毕竟自己的感觉从来没有出过差错,如果杨贞将她的女儿嫁给一个短命鬼,不是毁了这个女儿一生的幸福吗?
说还是不说,这是一个问题。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李积决定还是不能对杨贞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但李积也不可能违心地对贺兰安石进行大加赞赏。
李积对贺兰安石仅仅是礼节性地点了点头。
有时候,不说话等于说了话,不表态等于表了态。
杨贞是何等冰雪聪明之人,李积的反应她尽收眼底。
贺兰安石肯定有问题。什么问题?李积不说,杨贞也不知道。越是不知道,杨贞心里越是惴惴不安。
“嫂夫人是打算直奔文水吗?”李积转移了话题。
“正是。”杨贞答道。
“嫂夫人请上车,我这就骑马陪嫂夫人前往文水。”李积恭敬地请杨贞返回马车车厢。
“妾身扶送亡夫寿枋归籍,蒙将军亲自迎接,已经惶恐不安,怎敢再劳将军大驾?”一听李积还要陪同自己前往文水,杨贞心里过意不去。
“嫂夫人多虑了,如果不能陪信明兄走完这最后一程,我会一辈子于心不安。”李积诚恳地说道。
杨贞于是不再言语。只是满怀感激地向李积施了一礼,方才在青莲的陪同下回到自己原先乘坐的那辆马车。
灵枢车队直奔文水而去。
又约莫走了一个时辰,灵柩车队快要到达了文水县城的时候,闻讯前来迎接的武元爽与骑马走在灵柩车队最前面的潘阳和武珝撞个正着。
一看见潘阳和武珝,武元爽就想起了在邓州栽的跟头,顿时面红耳赤,浑身都不自在。
倒是武珝像个没事人似的,勒紧马缰,冲着武元爽淡淡一笑道:“二哥可是前来迎接爹爹灵柩的吗?”
“正,正是。”武元爽有点紧张。
“那就烦请二哥在前面带路吧,我们就不下马了。”武珝摆了摆手。
“好,好。”武元爽低眉顺眼的点头答应道。
把柄被别人捏在手里的滋味真的不好受啊,潘阳看着武元爽吃瘪亏,心里倍儿爽。
既牢牢地捏住了武元爽的把柄,又没有公开与武元爽撕破脸皮,潘阳这下真正体会到了武珝在邓州对武元爽处理手法之高明。
片刻的功夫,在一阵鞭炮声和悲泣声中,武士彟的灵柩终于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故乡。
文水位于山西中部,太原盆地西缘,吕梁山东麓,虽是一个偏僻穷困的小县,但其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新石器时期。
文水县名正式出现的时间是在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文水之名由来,盖因县境内文峪河自管涔龙门而下,至于峪口,其水波多纹,故以文水名之。
文水建县的历史悠久,但出现的名人真是寥寥无几。
耳熟能详的就那么几个:武则天、狄青,还有“生的伟大,死地光荣”的***……
其实武则天既不生在文水,也不是在文水长大,甚至武则天的一生中也没去过文水几次,即使是因故去文水,停留的时间总共不到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