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要命还是要官-(1)
武士彟抚掌赞叹:“小道长果真得到了尊师祖袁天罡的真传,真乃少年英雄,佩服之至,佩服之至。”
李淳风虽然表面含笑不语,内心却是惊涛骇浪。自已只不过是想试探一下而已,不料潘阳闲庭信步,精妙之语脱口而出,确实潇洒至极。
潘阳心里暗自庆幸,这8句话40个字的相面经典名言全部来源于曾国藩《冰鉴》一书,幸亏自己一个月前研读过这本相面识人的经典文献,不然今天就要出糗了。
清朝中兴名臣曾国藩之所以在中国近代史上威名赫赫,除了以一介文官的身份创建湘军镇压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外,还在于他具有高超的相面识人能力。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印证了曾国藩神乎其神的相面识人能力。
有三个人一起拜见曾国藩,只寒暄几句,就各自散去。这时候曾国藩的弟子李鸿章请曾国藩给这三人相相面。
曾国藩说:“第一人,目光低垂,态度温顺,拘谨有余,是个小心谨慎之人,适于做文案工作。第二人,目光灵动,能言善辩,但左顾右盼,神色不端,乃机巧狡诈之辈,不可重用。惟有第三人,目光凛然,气宇轩昂,声若洪钟,有不可侵犯之气,乃一忠直勇毅的君子,有大将的风度,其将来的成就不可限量,只是性格过于刚直,有偏激暴躁的倾向,如不注意,可能会在战场上遭遇不测。”
第三个人便是罗泽南,后来立下赫赫战功,战死沙场,一切都如曾国藩所言。
潘阳引用曾国藩《冰鉴》这部临终前写成的“压案之作”去忽悠武士彟和李淳风,不引起二人的震惊才怪呢。
如果说武士彟最开始只是把潘阳当作一个无足轻重的小道童,现在他得抬头仰视这位袁天罡相面卜筮之术的隔代传人了。
武士彟年轻的时候对相面卜筮之术不以为然,甚至把相面卜筮之术视为蛊惑人心、乱人心志的妖术,但一个人改变了他的看法。
这个人就是窦轨。
窦轨,字士则,岐州平陆人,隋朝太傅窦炽之孙,雍州牧窦恭之子,内史令窦威之侄。岐州平陆与并州文水相距约400公里,同属今天山西省,用现在的话来说,武士彟和窦轨是老乡,两人同时是很好的朋友。
隋炀帝大业末年,穷困潦倒的窦轨曾客游剑南德阳县,与袁天罡相遇于一家客栈,相谈甚欢,晚上两人同床抵足而眠。窦轨便请托袁天纲给自己看相。袁天罡说:“你前额到发际骨骼隆起,一直连到脑后的玉枕处,十年之后必有荣华富贵;你的下巴浑圆肥大,右侧隆起,而且明洁光亮,必定在梁州、益州建功立业。”窦轨说:“如果以后我真的能成就功业,一定不忘您今天对我的指点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