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基本还完-(2)
被这么一宣传,老百姓确实挺同情胤禛这个皇帝的,都觉得他太仁慈了,天下是皇帝陛下天下,说句不好听的,在古代没啥人权,这天下之人皇帝有权决定他们的生死。
这当官的就是皇帝的奴才,胤禛这个皇帝主子体恤臣子才允许他们借国库的银子救急,结果他们倒好,拿着皇帝国库的银子,行纨绔作风。
老百姓不知道权贵人家讲究和体面,他们只知道吃饱穿暖就是人生大事,端听着那几万两,几十万两银子的数额,可不就觉得皇帝可怜。
甚至还有人说皇帝太仁慈,要是一般人家,出了这样胆大的奴才,必然不给留活路的。
不仅如此,因为报纸宣传的到位,胤禛在民间的名声更加响亮,都说皇上仁慈,皇上体恤百姓。
国库的银子可有一部分是百姓交的税银,朝臣欠国库银子,从一方面来说,也算是欠百姓的辛苦银子。
国库的银子取之于民必然也要用之于民。
胤禛这个皇帝在百姓呼声中名声越发高涨,大多数读书人没入官场之前也是有些少年意气的,因为学的是食君之禄担君之忧,道理还是懂得。
就想现在,不管家世背景如何,在做学生的时候考虑的永远都是书本上的至理名言,这些东西虽然不一定适用于生活,但是在做学生的时候大多都是深信不疑的。
一时间,胤禛在读书人当中也有了颇多好名声。
当然也有世家子弟,自幼耳濡目染知道这里面的关键,可是这些关键都是不能说出口的东西,真要说明白了,指不定被人写文章怎么骂呢!
读书人讲究一个清名,名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哪怕内里再污浊不堪,面上也要有读书人的风骨,要不然等着被人骂,被人参吧!
又过了十来天,迫于压力,陆陆续续有人还欠款,胤禛命人查了剩下还未归还欠款人的名单,发现要不就是实在穷的还不了,要不就是外放的官员。
外放官员不必京官,京官看起来更加尊贵一些,但是实际上外放到地方上的官员,好些都能管理一方,若是胆子大的,说一句土皇帝也不为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清穿之躺赢请大家收藏:(wwwkxsme)清穿之躺赢快选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