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太后回宫-(1)
太后祈福回宫,君上带着众王子和文武百官们齐聚在宫门口,见到太后的仪仗队,众王子和百官们都跪在了地上,齐声道;“恭迎太后回宫,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这场面何其震撼,比当年太后入宫时隆重多了。
太后十分从容,在刘嬷嬷的搀扶下,雍容华贵的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儿子恭迎母后回宫,这几年母后为夜琅国祈福,保夜琅国这几年风调雨顺,辛苦了!”慕容朗月走到太后面前,笑容满面的说道。
太后欣慰的拉着慕容朗月的手,“君上勤政爱民,才是夜琅之福!”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两人脸上都挂着笑,心里巴不得弄死对方。推诿了几句,太后缓缓前行,经过忠义候身边的时候,太后突然停了下来。
“忠义候别来无恙!”
侯爷身子一僵,受宠若惊的回道;“托太后的福,老臣一切安好!”
“那就好!”留下不轻不重的几个字,太后气定神闲的回了涌泉宫。
涌泉宫收拾的干干净净,和几年前没有任何区别,只有太后心里最清楚,物是人非,这里如今只是一个牢笼而已。
君上的嫔妃们齐聚在这里,等着给太后请安,晨惜也在其中,如今她已经是淑妃,深的君上的宠爱,但却没有子嗣。
“太后万福!”见到太后入宫了,所有妃子都叩拜在太后脚下。
“都起来吧!”
“谢太后!”妃子们听到太后口谕,都站起身来,等到太后落座后,都静静的站在太后面前听训。
太后随便寒暄了几句,便以身体乏累将众人都打发了出去。
刘嬷嬷亲自伺候太后洗漱,将太后安顿好了,才去收拾带回宫的行李。
太后来到花园,站在一株槐花树下,心情异常沉重。
“母后喜欢槐花吗?可惜现在不是开花的季节!”慕容朗月不知何时出现在了身后。
听到慕容朗月的声音,太后并没有多惊奇,淡淡道;“几年没回宫了,这里一点都没变,君上有心了。”
慕容朗月皮笑肉不笑的说道;“蓬莱宫的景致应该不比这里差,不然母后也不会乐不思蜀。”
太后坦然道;“幻境之中,犹如世外桃源,远离纷争的生活确实让人乐不思蜀,再说哀家在那里生活了二十多年,太多回忆,眼看岁月凋零,或许那里才是哀家最后的归宿!”
慕容朗月道;“这么说母后打算弃儿孙而去了?”
太后笑道;“君上这是什么话?都说母子一脉,血肉相连,只要哀家还有一口气在,自然拼死护着君上。”
慕容朗月说;“那便好,如今京城谣言四起,说寡人并非母后的儿子,为了平息谣言,还请母后拟道懿旨,昭告天下。”
“这是自然。”太后欣然接受了慕容朗月的提议,除了接受,她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次日,一道懿旨在京城中传开,太后力证君上就是她与大王子的亲生骨肉,信物为证,而且还说出了胎记之事,只是十多年前,君上在雪崩山遭遇狼头军,左肩受伤毁了胎记,但是伤口处依然有胎记的痕迹。
此懿旨一出,果然很快就平息了谣言。
慕容朗月直到这时才知道胎记一事,他左肩确实也受了伤,从前倒是没注意背后有没有胎记,如今让太监帮忙看了看,疤痕处确实有蓝色的痕迹,一时间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的儿子了。
事情扑朔迷离,让他心烦意乱。
太后回了涌泉宫,每天除了妃嫔们的请安,几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和从前没有任何区别。
“太后娘娘,淑妃过来请安!”
“请她进来吧!”
不一会儿,刘嬷嬷领着晨惜走了进来。
“臣妾给太后请安!”
“快起来吧!”太后笑了笑,亲自把晨惜扶了起来。
晨惜趁机重重捏了一把太后的手臂,太后立马明白了过来,吩咐道;“淑妃难得过来,陪哀家到花园里走走吧。你们下去准备些茶点放在朗庭之中!”
“是!”宫女们应声退了出去。
见人都走了,晨惜禀告道;“太后,属下在君上的肩上做了些手脚,足以以假乱真,不过现在涌泉宫全是君上的人,太后要多加小心。”
太后早就有所准备,如今这宫里,除了刘嬷嬷,她谁都不信,包括眼前的晨惜。毕竟她养大的丫头,几乎都背叛她了,女人啊,一旦生了情愫,眼里便没了忠诚可言,晨惜在宫中多年,又封了妃,谁知道对慕容朗月动心没有。
太后笑道;“这几年哀家也想通了,不管君上是谁的的儿子,哀家都是夜琅国的太后,这就足够了,哀家一把年纪了,只想安度晚年,能够善始善终,别无他求。”
晨惜诧异道;“太后不打算寻找少主了吗?”
太后说;“如果你是侯爷夫人,你会让我的儿子活着吗?”
晨惜陷入了沉思,看来少主真是死了。
一旁的刘嬷嬷低着头,脸色有些难看,静静的扶着太后,心里不明白太后的用意,难道太后怀疑晨惜?
“晨惜啊,你也跟在君上身边多年了,怎么没有为君上生下一儿半女呢?”
晨惜没想到太后有此一问,脸瞬间红了起来,“晨惜福薄!”
“胡说!”太后呵斥道;“君上现在有六个子女,你承宠多年,怎么会一点动静都没有,这宫里的女人,都是母凭子贵的,没有子嗣就没有依靠,多用点心在君上身上,左右现在还年轻,哪怕有个公主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