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1)
“我们怎么能确定《霜花店》就诞生在天时地利人和的绝好时间点上?这种东西谁说得清?还不都是看运气,一个需要运气才有可能产生盈利的项目,真的有投资必要?”
这一连串的反问重新让大家沉默下来,本来还想调戏一下大家,然后在最后关头又出乎意料选择投资的李贤因这会儿只能无奈地摇摇头,放弃了当场宣布投资的打算。
不管其他人怎么说,李贤因这个在支出清单上签字的人还是倾向于投资《霜花店》的,尽管他的大部分资金都投在了美国,这会儿已经开始倒腾原油和美钞,准备玩几个月左手倒右手的游戏,但投资个电影的钱他还是可以拿出来的,而且这是SM本部的项目,钱大部分肯定走公司账户,他是没有资金压力的。
如果是其他电影就算了,他对韩国电影的制作流程上映规则市场状态与经典作品都不是很熟,只能喊出少数几部韩国电影的名字,而且由于他所知道的经典电影都有些年头了,如果不是特意去查,很少有人会突然提起他们的票房数据,李贤因根本不清楚这些口碑力作在上映之初到底是赚了还是赔了。
影史中的高分经典电影在上映之初却惨遭票房滑铁卢的悲剧时有发生,这从来都不是什么稀罕事儿,这种无法确定收益比的影片李贤因当然不可能投钱进去给导演与演员们赚口碑,大家非亲非故的,又不是能直接往他家里闯的李顺圭同学,还想让他白花钱捧人,赵寅成也不可能有这种待遇。
但《霜花店》在他的印象里票房是不错的,而且制作周期其实不算长,不管在前期筹备中经历了多少磨难,从开拍到最后上映所花费的时间都不超过一年,这会儿都07年初了还在求投资,最后却还赶在07年底成功上映了,着实是有效率。
也不知道OPUS是不是被那次撤资搞怕了,就想着快点上映了事。
总而言之,投资《霜花店》肯定会是个正确的决定,按照历史进程来看,这笔投资压根儿就不可能亏,而且能在金融危机之前收回所有盈利,避免院线方因为金融坏账而分不出来钱。
不过因为老李的坚决反对,李贤因决定私下里再jiāo代助理去处理投资事宜,就不在会议中表态了。
老李毕竟是他爸,前脚刚质疑《霜花店》只有靠运气才能获得盈利,后脚自家儿子就说要投资,这打脸效果未免也太出众了,保准能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患上尴尬癌。
“这件事儿先这样放着吧,我之后找人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