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1)
部分稍微冷静一些的媒体工作者只要坐下来仔细复盘一下T社今天一早一晚发表的两篇文章,就能发现他们早上针对李贤因的新闻其实没有什么实质内容,完全是标准的看图说话模式,在SM的地下停车场拍了张李贤因坐轮椅的背影照就敢开麦嘲讽人家在LG的威势下尽显láng狈,着实有那么些为了流量不要脸面的架势。
他们才是不占理的那一方。
当然,T社在很多人眼中本来也不是什么正经新闻社,日常不要脸也不算新闻了,所以今天一大早搞那一出的时候大家并不觉得惊讶,毕竟T社也不是第一次蹭李贤因热度了,只是这次蹭得比较恶心,带人家tag说话还那么难听,新闻出来后不少路人都忍不住在评论区骂他们无良媒体。
这一招就是之后在国内暗戳戳流行过的反炒套路之一,先找媒体进行无根据抹黑或造谣,最好言辞能激烈一些,从而引起旁观者的心理不适,最终下场发表不同言论,以达到大部分人都能同情被抹黑者的目的。
李贤因当然不需要别人同情,但在打舆论战的时候,这点掌握在路人手里的同情分非常重要,决定了之后的言论大cháo会向谁倾斜,而真正的社会大cháo倾轧之下,就算是LG这样的财阀型企业也不得不考虑一下得失。
就今早的新闻来看,T社还是帮李贤因争取到了很大一波路人同情分的,反倒是今晚针对商业街负责人的文章恶意更大,透着股马上就要把人锤爆的气息,这才是真正想让对方彻底扑街的狠手。
《仗着LG的名号狐假虎威,究竟是行为欠考虑,还是别有用心?》
装着一副被网友喷了一天已经无力还手的模样,T社在这篇文章中的用词要比早上严谨很多,而且条理分明,让人信服的证据一茬又一茬地往上叠加,不怕你看不懂,就看你愿不愿意相信。
当然了,这篇文章也没披露什么特别重要的东西,只不过通过表面中立的第三方平台把之前和邀请函有关的一系列事件都抖了出来,顺便还暗示了一下这位负责人是个靠后台挤走原本的负责人,这才得以空降上位的关系户。
不过撰写者在这方面描述得比较委婉,为了不让部分人思维过于发散,从而觉得LG地产可能是粗心大意寄错了邀请函,根本不值得抨击,笔者很快话风一转,提及了某些出席过商业街发布会的知名人物。
紧接着,他就把这些给发布会增添了无数光彩的人和邀请函事件联系在了一起,直接明示这几位大佬也遭受了同样的隐晦威胁,只是他们选择了妥协,选择了跑一趟息事宁人,没有像李贤因那样qiáng硬,暗地里的jiāo锋这才没能浮上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