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逃难-(1)
中国的江南是个好地方,尤其是到了明代,更是风月繁华之地,鱼米富足之乡。既有两湖地区的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还有食盐产区,两淮盐天下咸的号称。两湖固然物阜民丰,但却不及两淮商人奢华的一二,淮盐以扬州为中心,官府的盐运使衙门就设在这里,所以这里慢慢的就聚集了一群天下最富足的人。他们的银子据说可以筑起一条环绕扬州的城墙,但是也不是所有盐商都是富甲天下的豪绅,大盐商风光的背后少不了那些小盐商的苦功。
赵泗跟邓西就是这样两个小盐商,他们和一大群跟他们一样的人,负责把盐从产区运销到各个食言区,但是所获利润却不多,勉强维持一个小康之家罢了。
邓西家是世代盐商,可惜没有盐引,也没有资本去弄窝子,只能靠着挂在别的大盐商下糊口而已。好在他们家是徽州人,盐商中多位徽州商人在经营,所以靠着这关系维持下去倒也不难。赵泗就惨点了,他是从山西来的,虽然山西商人也要许多在两淮从事盐业者,但是却没有门路。后来巧遇到邓西,才走上了盐商的道路。他跟邓西几代兢兢业业不一样,他这个人不安分,只要钱够多他就愿意冒险,而且为人心狠手毒,很自然的就走上了贩卖私盐的路上。私盐的利润也确实让他满意,不几年自己几百两本钱愣是翻到了万把两。
这日刚刚跟几个同路的盐贩子在酒楼交流完感情,赵泗却没有回家,而是一步一步的来到邓家,敲开门还没来得及进去就被匆匆赶出来的邓西拦住了。这几年赵泗靠着邓西的关系,不但自己生意有了起色,更是大大扩展了邓家的买卖。邓西也很放心的把邓家的生意交给他做,自己乐的省心。
“邓兄,这么晚还没有休息啊。”赵泗醉眼惺忪的道。
“哎呀,怎么醉成这样,这里不是就待的地方。”心宽体胖一副败家二世祖模样的邓西忙把醉醺醺的赵泗拉到旁边一个角落。
“呵呵,邓兄怎么了。”
“快别说了,这个包袱里有几百两银子,你快赶紧走。有人高发了你,说你走私私盐。你的家当我已经找人送到了船上,你快去码头,船都给你准备好了,他们会带你去广州躲一阵子,等风声过了在回来吧。”
“啊!什么?”赵泗顿时清醒过来。
“快点走吧!别再耽搁了,幸好你没有回自己家。不然恐怕都被抓了,官府没准什么时候也来我这里查呢,你赶紧走。”邓西继续催促。
“啊,被告发了,谁干的?”赵泗问道。
“这个就不清楚了,唉,我收到风声有人说你坏了行里的规矩。”
“哦!那你怎么办,这些年我们两家可都是同进退的啊。”赵泗问道。
“我没事,我们家经营几代了,还是有人愿意保的。你就不一样了,他们是拿你开刀,震慑下盐枭罢了。等风声过了就好了,别再耽搁了,走吧。”
被邓西连劝带推的一路跑到码头,赵泗还是不放心,怕牵累了邓西。直到上了船远远离开了扬州才罢。
······
赵泗经历太丰富了,可说起来却相当不走运,似乎从来没有两年一上的顺利时间,但是此人经历颇为坎坷,倒也不是那种被打到就站不起来的主儿。他的经历要是说出来,就算不加上穿越的传奇,估计没有人不感慨的,尤其是这一切都发生在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身上的时候。
他五岁时,已经记不起什么原因被老爸揍了一顿,负气离家出走不幸上错了一辆煤车,被拉到了一个产煤很多的北方城市,年纪小说不清自己的住址,也便没人管了,自己开始流浪。学会了用各种表情在同情心泛滥的妇女同志们那里骗吃的。
七岁时不幸被一个黑砖窑主诱惑进了砖厂,过了几年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后,被警察所救,后被送入学校。见过了许多逃跑被抓住折磨的惨不欲生的例子,赵泗学会了隐忍,没有绝对把握绝不行动。
在学校里受不了老师同学的歧视欺负,偷偷的又跑了,然后继续流浪。这时候的赵泗依然认为尊严比什么都重要。
十岁的时候在一小煤矿上偷食物被抓,遇上老好人赵老四。赵老四没儿没女,就收留了他,赵泗从此跟老四一起下井,也就是此时有了赵泗这个名字。历尽悲惨生活的赵泗这时候总算是稳定了下来,但他还是不相信世人,他小小地眼睛里充满了防备。
十二岁时,煤窑事故赵老四死了,小煤窑老板开溜了,此后赵泗混迹于各种小煤窑谋生。此时的少年心中没有任何理想抱负,对他来说什么梦想理想都太奢侈,如何活下去才是他真正应该考虑的。
几年后路数混熟了,趁着市场管理混乱,偷开了一个煤矿。这时候正遇上煤价高涨,狠狠的赚了一笔,到他十八岁的时候已经积攒了上百万的财富,还积攒了不少的人脉,并通过行贿把这个煤矿变成了他合法的财产。初步成功的赵泗,此时体会到了别人的羡慕,嫉妒甚至是恨,但是他感到爽快,这才是他想要的。
十八岁的赵泗志得意满,雄心万丈的想要多开几个煤矿的时候,这时候霉运又降临了。省政府要对煤矿业整改,眼看拗不过政府,赵泗见风使舵积极向政府妥协。后来在合并后的国有矿上赵泗得到了一个科级的闲职,虽说是闲职但是作为积极合作分子,赵泗被当成了标杆,凡是有人来检查总是赵泗陪同。此时的赵泗早已经成熟的懂得该什么时候放手,明白在自己没有能力改变的时候,就努力去适应。
终于又一次上面来视察,好死不死的还偏偏是去检查赵泗原来的那个小煤矿改造情况,对于自己的煤矿情况赵泗是知道的,基本没有什么安全设施可言,后来合并到国企也基本上没人认真管过,当检查的时候就用各种手段应付过。这次也不知道是怎么的,或许是上面没有打点好,这几个检查的领导特别较真,就是要下井。赵泗无奈只得陪同。
也不知道是赵泗该死,还是什么,刚下了井矿就塌了······
故事当然还没有结束了,赵泗被几个挖井人挖了出来,可当赵泗重获新生后才发现自己竟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把它挖出来的人穿着古怪的衣服。幸好这些人的话赵泗勉强还能听懂,一番交流才知道自己现在在大明国。大明国的名字赵泗有点印象,他好像听人谈论过什么明国有些什么事儿的,但再多的就不知道了。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赵泗都试图寻找回家的路,可是除了弄清楚了大明朝的情况外,一无所获,慢慢也就死心了,反正那个时代也没什么可留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