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1)
陈元却摇了摇头。
“这东西没你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陈元一边说着,一边将毛笔放在了桌子上。
“这宣笔用的是兼毫,比例调配的非常好,很明显是自制的……对了,孙哥,我记得你行书不错,不如写几个字如何?就用兰亭序做本吧。”
孙大海不知道陈元要做什么。
“这大早上的写什么毛笔字啊……”
“孙哥,听我的,写!”
孙大海无奈,只能让小六子取来了笔墨纸砚,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用陈元递过来的毛笔洋洋洒洒写下了兰亭序三个大字。
兰亭序三个大字一气呵成,颇有一种文人气质。
不得不说,孙大海的行书造诣非常高,简简单单三个字就体现出了他的文化修养。
“好字!只是这字……怎么这么眼熟呢。”
陈元忽然露出了一个笑容:“你说的是王羲之吧。”
“对对对,这不是跟王羲之流传下来的兰亭序一模一样吗!”
孙大海意识到了什么,猛地看向了手中的毛笔。
“陈元,你是说……这毛笔是王羲之留下来的?”
“很有可能……王羲之的笔大多自制,集合了诸葛笔和陈氏笔的精髓,就连上面的毫毛都是自己亲自配出来的。文人有三宝,最能体现一个人功力的就要数毛笔了!”
“不同的笔描绘出来的意境不同,这这是为什么后世之人那么多精彩绝缘之辈,却没有一个人能将兰亭序完美的临摹下来!”
众人被陈元说的一愣一愣的。
这时,有人笑了起来:“你怎么就确定这就是当初王羲之用的那一根毛笔呢?”
陈元笑道:“我也只是猜测,这东西究竟是不是王羲之的那一根,其实我也没有太大把握。”
切……
众人一听,顿时有些失望。
就连孙大海都觉得陈元这个牛吹得有些大了。
如果这东西真的是王羲之那一根,那这玩意可就是无价之宝了。
毕竟这东西的历史意义就完全不同。
王羲之在古代文人当中,那可是圣人级别的存在。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一阵骚动,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出现在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