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九 古镜风云4-(1)
其实之前我对宋朝的历史也多少有过一些了解,有人说天道循环,万事皆有定数,其实在宋朝的历史当中,就出现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巧合。
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死后,其弟赵光义继位成为了北宋的第二位皇帝,在他之后的七任皇帝,自然都是赵光义的血脉。到了南宋时期,第一位皇帝,宋高宗赵构,也是太宗赵光义的后代子孙。可是赵构一生只有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元懿太子。这位太子三岁的时候就因受到了惊吓而夭折了。虽然后来被追封为了宋简宗,但实际上,他并算不上是南宋的第二位皇帝,赵构最终退位,把皇帝的宝座让给了自己的养子赵眘,也就是宋孝宗,他才是南宋真正的第二位皇帝,但是,这位宋孝宗却不是太宗赵光义的后代,而是太祖赵匡胤的第七世孙。自此,宋朝的皇位再次回到了太祖一脉,在他之后,也同样历经了七代皇帝,宋朝才算灭亡。也就是说,赵光义,加上自己的血脉子孙,一共做了宋朝的八任皇帝,而太祖一脉,加上太祖赵匡胤,也同样出了八位皇帝。北宋南宋在血脉上的惊天巧合,是不是真的让人惊叹呢?
其实这可能只是历史上的一个巧合,可是却真的像是被上天安排好了的,北宋,除了第一任皇帝,其他皇帝全都是太宗一脉。到了南宋,同样是除了第一任皇帝,其他皇帝却全都是太祖一脉。
历史这个东西,有时候看起来真的很有意思,有时候我也不得不相信,真的有命运的安排,因为历史上类似的巧合,真的太多太多了。
说一千,道一万,说什么我也从来没有想到,我这辈子居然还能遇到一个真正的宋朝人,而且这个人,还是当年宋太祖和宋太宗争位的见证者,这真的是太不可思议了。
“按你说的,到了你所谓的南宋,皇家的血脉还是传回了太祖一脉,是吗?”王继恩问我。
“是啊,可能这一切真的是上天注定的吧!”
“不管怎么说,这也算是给了太祖爷一个交待吧,可是赵光义这个贼子和他的后代还是得到了几百年的江山,唉,想想这一切,全都是怪我呀!都怪我当年一时起了贪念,你说说,我当年怎么会相信那个贼子的话呢?你是不知道,太祖爷真的是个好主子,他对我们这些下人啊,都好着呢,可是我呢?居然一时让猪油蒙了心!唉,其实现在这样也好,我被困在这个地方,想死也死不了,也免得下去面对太祖爷了!让你说,要是我真的在地下遇到了太祖爷,可让我如何面对他老人家啊!”
王继恩老泪纵横,越说越是难受。他不断的跟我讲述着他当年的功绩和权势,照这样继续降聊下去,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马志他们几个还在外面等着我回信儿呢。
“王老先生,不好意思,我打断您一下!您老要是想聊天,我随时可以奉陪,可是我今天来到这儿,真的是受人所托,我如果再不把这个马啸带回去,外面我的那个几个朋友,就要急死了,不知您这会儿可否能行个方便,让我把先他带出去,哪怕我一会儿再回来陪你聊会儿呢,您看行吗?”
王继恩擦了擦眼泪:“这个好办,你说我这难得遇着个能聊天儿的人,一聊,就把正事儿给耽误了。三十六,你去替叶兄弟把九九三送出去,让叶兄弟再在这儿陪我聊会儿。我这好不容易找着个这么聊的来的人,我可不想让他这么快就离开。”
他让三十六去办这事儿,说什么我也不放心啊,可是他又不让我走,我也不好直接和人家翻脸。我扭头看了看镜生,小声的跟他说:“兄弟,你能不能替我走一趟,这个小兄弟的堂哥就在外面等他,我还有两个朋友也在外面,我进来前和她们说好了,要是我一个小时还不出去,就让她们两个进来找我,可是这儿目前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我还真的没搞清楚,这老头儿说什么也不让我出去,我怕和他闹翻脸了,再想带马啸走,就更不容易了。既然他现在同意让马啸离开了,我想你去帮我把他的魂魄送出去,顺便跟我那几个朋友说一声,我可能要在这里多呆一会儿,让他们不要着急,行吗?”
镜生点了点头:“这个好说,交给我了,你放心,我一会儿把那边儿的事儿办完,就回来陪你。”
“行,辛苦你了!”
镜生点了点头,没再说话。
“王老先生,我这个兄弟刚好也要出去找我那几个朋友办点儿事儿,不如,就让他去送马啸回去吧,我留在这儿继续陪您聊天,今天只要您老开心,我就坐在这儿陪您聊个够。您看行吗?”
王继恩笑了笑:“行啊,没问题。三十六,你替我送这位镜生兄弟他们出去。”
三十六说了声是,就带着镜生和马啸向外走去。
不管怎么样,能先把马啸送回去,我就放心了,王继恩这个老头,虽然我一直没看透他到底想要干什么,但看起来好像真的没什么事儿似的,什么事儿都不为难我们,我想,我在这儿多呆一会儿,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