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零 我要穿越12-(1)
“剑飞的奶奶真的是太伟大了!”琳琳趴在床上,托着下巴说道。
“这真的是段动人的爱情故事,只可惜最后的结局……”吴绵接着说道。
“是啊,真没想到剑飞的爷爷和奶奶之间,居然有段这么动人的故事。以前我还以为这种事儿只会在电影或者电视剧里才会发生,没想到,这次竟然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琳琳瞪大了眼睛:“那些小鬼子们真的是太可恨了!”
“是啊,想当年,那些鬼子们来到我们中国,烧杀抢掠,真的是无恶不作。死在他们手下的中国人,真的是不计其数。那些年,这片土地上的中国人,每天都生活在恐惧当中,说不定什么时候,鬼子就又来扫荡了,那种血腥的画面,我这辈子都无法忘记。”吴绵说着说着,仿佛陷入了深深的回忆当中。
“姐姐,当年的那些事儿,你全都经历过,是吗?”
这时,吴绵的眼眶微微有些湿润:“是啊,那场战争我确实从始至终的经历了,我所看到的,可能你们根本就无法想象,现在的电影和电视里,有太多的事情,都被改写或者是淡化了。真正舍身处地的经历过那些,你们才会知道,那些小鬼子,到底有多么的可恨,那段时光,到底有多么的黑暗。”
“绵绵,既然你当时经历了,那你那么多年,就没有出手阻止他们吗?”我不免也有些好奇了。
“那又怎么可能不出手呢?可是一来,我一个人,实在是能力有限,我可以消灭十个,一百个小鬼子,可是他们的人数却远不止这些。而且他们还有枪,有炮,有炸弹,还有飞机……而且像我们这些人,在出手的同时,还要考虑到隐藏自己的身份,所以不免会有些束缚了手脚。我有几个相识了百十年的姐妹,那些年也都死在了他们的狂轰乱炸之下。在那样的情况之下,我们的法术,真的变得非常的渺小,我们真的是……”
说到这儿,吴绵的眼睛终于还是流出来了,可以料想,当年她一定经历了太多不堪回首的岁月,我赶紧把她搂在了怀里,她在我的怀里,还时不时的抽泣着。
“老公,如果按姐姐说的,那些小鬼子既然这么厉害,我觉得,剑飞爷爷的事儿,你还是不要答应的好。我可不想让你去冒这个险!”琳琳突然说道。
“不过剑飞他爷爷说的那个时候日本鬼子早就已经投降很多年了,那时候已经没有战争了!”我赶紧安慰琳琳。
“就那也不行啊,你没听剑飞爷爷讲的,那个叫什么宫本进六的人,有多厉害吗?再说,他的那个班指到底靠不靠谱啊?万一把你带错了地方,或者带错了时间,那可怎么办呀?最可怕的是,万一你什么事儿都办好了,那班指却不能带你回到现在了,我和姐姐可怎么办呀?不行,不行,我想好了,这次咱说什么也不能帮他们这个忙!”琳琳拉着我的手说道。
“你所说的这些情况,其实我也全都考虑到了。我也正是因为这些,当时才没有直接答应他们,我这次回来,就是想和你们商量一下,到底应该怎么回复剑飞和他爷爷的。”
“老公,这次你一定要听我的,咱说什么也不能去冒这个险,剑飞的奶奶确实是很可怜,可毕竟,这件事情,也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了。为了一件不一定能改变的事情,真的是太不值得了!”
我原本对这件事就下不了决断,听了琳琳的话,我觉得琳琳说的也没错。因为这件事儿确实存在着太多的不可确定,能不能成功穿越,不能确定,能不能成功穿越到那个时间,也不确定。即便穿越成功了,能不能救回汪剑飞的奶奶,不确定,就算是救到了他奶奶,能不能再回到现在,还是不确定。
照这样计算,这件事的成功机率真的连一小半也不到。如果真的就这样去冒险的话,真的是太不划算了。
“绵绵,你对这件事儿,又是怎么看的呢?”
吴绵从我的怀里坐了起来,并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而是起身出了房间。
她这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呢?
“琳琳,绵绵这是……”
“我过去看看!”
吴绵回来的时候,手里端着一个很旧的铁盒子,她的眼眶,看起来比刚才更红了,这盒子当中,到底装了些什么呢?
琳琳跟在吴绵的身后走了进来,来到吴绵的身边:“姐姐,这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呀?”
吴绵没有说话,把这盒子放在了床头柜上,紧跟着从里面取出了一个红布包着的东西,她慢慢的把那层红布打开,我和琳琳都凑了过来,想看看这里面到底藏着什么宝贝。
结果红布打开之后,里面居然还是一块叠的很整齐的“红布”。
吴绵把这里面包着的那一小块红布打开,原来这是一个手帕。而且也并不是纯红色的,而是像蜡染的一样,红白相间。而且这个红色显得非常的暗,白色的地方,也明显有些泛黄,这个手帕看来应该是有些年头了。
“妹妹,你刚才听老公讲了个故事,现在,你想不想再听姐姐给你讲一个故事呢?”说完,她还特意看了看我。
“当然想了,姐姐,这个故事一定和这块儿花手帕有关吧?”
“是啊,绵绵,这个手帕的故事,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故事发生在一九四二年,此时的日军已经发起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当年的春天,日军在冀热辽区,自古北口到山海关约两百多里的长城两侧,承德密云迁安等九个县内制造无人区,使大片土地荒无人烟,这一连串的战争,使得近五十万中国人过着非人的生活。
当时的山东各地,也是战火连天,老百姓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
吴绵当时原本住在聊城,可是城里的战况越来越激烈,几个要好的姐妹就拉着吴绵,一起逃到了附近的莘县避难。
这里相对聊城,要偏僻了许多,所以这里的情况,相对于聊城,还是要稍好一些的。吴绵和几个姐妹在莘县的西边,找了一个小村子便安顿了下来。
和吴绵一起逃到这里的,一共有四个人,除了她之外,其他的三个姐妹,都是普通人,而且对吴绵的身份,也是一无所知。她们四个分别借住在几个农民的家里。
这里的乡亲们对她们非常的热情,吴绵当时借住的这一家刚巧,也姓吴。这一家有老两口,和一个姑娘,这个姑娘名字叫吴莲。因为她的名字和吴绵的名字叫起来非常像,所以她就和吴绵显得格外的亲热。
吴莲当时只有二十岁,吴绵跟她说,她自己二十三岁,所以平时,吴莲就管吴绵叫姐姐。她的父母,也都像对亲女儿一样,对吴绵照顾有加。家里的粮食本来就不多,可是老两口每顿饭还是会把能吃的东西分成四份,从来没有亏待过吴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