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夜刺——向戍-(1)
宋国都城,彭城。
向戍府邸中,栾盈与向戍之子向郑交谈着。
如今距离华元斡旋的第一次“弭兵之盟“已过了二十七年。
但促使晋楚两国息兵结盟的因素,却在继续发展着,晋国内部斗争加剧。
吴国势力逐渐强大,对楚构成强大威胁。
中原各诸侯小国厌战情绪不断增长,毕竟天神打架,凡人遭殃,他们国小业小,根本经不起经年累月的乱世。
华元“弭兵“后的三年,即公元前567年,第一次弥兵之盟彻底宣告破灭。
晋国在鄢陵打败楚国,但晋厉公眼看晋国贵族势力做大,有压倒公族的可能,于是,有开始打击贵族势力。
诛杀了势力最大的卿族郤氏,对栾氏亦不放心,结果,终日打鹰,最后却被鹰啄了眼睛。
栾氏可不是小鸡仔,察觉到厉公的心思后,便联合中行氏杀掉了晋厉公,厉公后,栾氏成为了最大的卿族势力,但是也因此成为了众矢之的。
范氏利用栾氏家族内的矛盾,赶走了栾氏族长栾盈,诛杀栾氏的同党箕遗黄渊羊舌虎,囚禁伯华叔向籍偃三大夫。栾盈逃到楚国。
栾盈之乱后的晋国内部斗争却更加剧,晋国加紧扶持和支援吴国,以牵制楚国。
晋悼公三年,晋召集诸侯会盟鸡泽,主题便是“欲修吴好“,晋悼公派荀会专程到淮上去迎接吴王寿梦。
此时吴正与楚开战,固,寿梦未到场。晋悼公五年,晋又召集诸侯在戚地相会,吴国正式参加了这次盟会,与中原诸侯结盟。
晋悼公十年,吴王寿梦到柤与晋悼公率领的中原诸侯相会。
吴国势力逐渐强大,能与楚抗衡。楚共王二十一年,楚国令尹子重挑选精兵伐吴,让邓廖率领“组甲三百,被练三千“,被吴军拦击,邓廖被俘,逃回的组甲士只有80人,被练士兵只有300人。
楚康王元年,楚国令尹子囊再次伐吴,被吴军打败,楚公子宜縠被俘。
子囊伐吴回国后自杀,临死前对即将继他令尹位的子庚说:“要高筑国都城墙,以防备吴人。”
后来,楚国内部也不安定。楚共王有5个儿子,他自己不立继位的太子,而谁继承王位,却由“神“来决定。
他与巴姬商议,把一只璧埋在宗庙殿堂内,让5个儿子入庙拜祖,谁压到璧,谁就是继承人。
结果康王灵王平王都各压一部分。子干子皙不沾边。所以,楚共王死后,康王继位,他的几个弟弟都觊觎着王权。
楚国王子势强逼主,令尹难当。楚康王八年,令尹子庚死,康王让子冯接替。子冯去同申叔豫商量,申叔豫说“国多宠而王弱,国不可为也。“子冯就装病不到任,楚王只得另任他人。
在这种内外都有困难的情势下,晋楚以及中原诸侯小国都已经有了休兵的念头,就算自己的国君没有,底下掌权的朝臣们也已经有了小心思。
栾盈自成为向戍这位宋国左师的幕客后,听最多的便是向戍欲促二次弥兵的壮举。
时至今日,向戍已经开始跟晋国执政卿楚国令尹开始了信笺上的往来。
在向府滞留的时日内,栾盈已经彻底摸清了向戍的生活起居,以及可以伏杀向戍的计划。
这其中一环便是借助向戍之子向郑。
作为宋国左师,相当于丞相的向戍,一向很是谨言慎行,平日间也很少跟幕客促膝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