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安邑遇儒生-(1)
鸿雁是一家集饮酒作乐休憨歇息为一体的馆驿。
始一进入,大厅内坐满了当地的士人与游学者,时而高谈阔论,时而作乐取乐。
众人也毫无亲疏离隙之态,真可谓是“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吴王诸樊战死,君等可有耳闻否?”突然一个不是特别和谐的声音响起。
“是如何死的?快说说。”有八卦之人,顿时急不可耐的询问道。
“还能因何?自然是楚国灭了舒鸠国后,吴王大怒,亲自出征进攻楚国附庸巢国,结果在战场上中箭而亡。”
姬晋闻听,立住了脚步,这舒鸠国原本为楚国附庸,后来背叛了楚国欲投奔吴国。
楚国怎能忍受这种事,便派令尹屈建率军讨伐舒鸠国,吴王派兵援救,后来楚军大败吴师,并灭亡了舒鸠国,此事他有听闻。
可这吴王诸樊又是如何死的?好奇驱使下,他停下了脚步。
当下的吴王诸樊,乃是吴王寿梦之子,说到这里又不得不提吴国的国君为何称作王,而其他的诸侯国,却是这个公,那个伯。
第一,这吴国与大周,乃是正儿八经的同源血脉。
奠定大周基业的人叫做古公亶父,其有三个儿子,泰伯公为长子,仲雍为次子,季历为三子。
而古公亶父比较喜欢三子季历生的儿子姬昌,便打算将部落首领的位置,交给三子季历,再由季历传给姬昌,可传嫡不传庶自古有之,这可如何是好?
这时,大儿子泰伯公知道父亲古公亶父的心思,为了成全父亲,他便和二弟仲雍,出游荆蛮之地,后来更是定居于此,文身断发,以表示不可以继承君位,以此来避让因为君位引发的萧墙之祸。
后来,泰伯到勾吴后未娶,治理勾吴四十九年,九十一岁寿终,卒后葬于鸿山之上,传位于二弟仲雍。
后来周武王灭商后,找到了泰伯与仲雍的后代,得知他们已经是吴地的君主,便索性将吴国封给了他们。
至此,泰伯公算是成就了两家天下,一为三弟的周天下,二为二弟吴天下,
可以说,周自季历开始,君位就是捡来的。
第二,吴国距离大周山高皇帝远的,到寿梦之时,吴国国力开始强盛,便有了自称王的想法,后来便有了吴王寿梦之称。
如今的吴国,算是晋国插在楚国枕头边的一头狼,只要你对中原之地有想法,那他就要咬你一口。
所以吴楚争斗也是历久弥新,经常有的事。
而诸樊的儿子便是吴国的又一代明主阖闾。
“楚之一国,尽皆蛮夷尔。”正在姬晋头脑风暴之时,一个二十七八岁儒生打扮的青年,气哼哼的拍着身前的案几说道。
一众酒客们,先是一阵噤声,然后便喧哗了起来。
“仁兄与楚国有怨否?”
“不曾。”
“有仇否?”
“也不曾。”
众人尽皆愣神,一旁的姬晋也是好奇的打量起了这位年轻的儒士。
“既然仁兄与楚无冤无仇,何以如此辱骂?”
“本就是蛮夷,何来辱骂之说。”
“彭!”
大厅内,再起一声拍桌之声,“汝这厮,何国之人也,敢辱我楚人矣。”
一位毛发旺盛,满脸胡须的壮汉怒气冲冲的说道,原本坐立的身形,也站了起来,向儒生打扮的青年而去。
青年眼中闪过一抹慌张后,很快被一份坚定所遮掩。
“怎么,楚人难道不是蛮夷吗?”
“蛮夷之地的蛮夷,不是蛮夷是何?”
青年硬气的回应着满脸胡须的壮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