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巨大危机感-(1)
张浩不是历史学家,他对这个时代的城市没有任何兴趣,北京南京这样的大城市无非是一些古代建筑,还有生活在深宅大院中的达官显贵,市井里弄的平民百姓,这个时代的城市又脏又乱,政府没有意识,也没有能力整治城市卫生。至于那些明朝人跟他隔着若干时代,他至今也无法融入其中。
解放了南京,除了盘踞在四川重庆成都的吴三桂,长江以南基本上再无清军了。明军仅一日便攻占了南京这样的坚城,吴三桂惶惶不可终日,已经停止在四川的一切军事行动,将军队聚集在成都重庆,等待明朝过来围攻或者招安。当初他率清军入关,对李自成率领的顺军挥起屠刀,那时他对大明还有一丝旧情,仍与明朝残余势力保持着一定的联系,对南京的福王政权,表示:“不忍一矢相加遗。”可是顺治四年,也就是17年,清军再次调他入关,参与围剿西北地区的反清势力,这个时候似乎意识到大明气数已尽,他便抛弃了那一缕旧情,开始对残明不留余力了。
永历帝会放过他吗?那些朝臣估计对他恨得咬牙切齿,至少他们一定会劝朱由榔灭掉他。可是李自成逼得崇祯上吊自杀,南明还不是照旧招抚了顺军吗?明军打下了半壁江山,但清军仍然占着北京城,自己的关宁铁骑还有用武之地,永历帝想必会招抚自己,用以北伐中原,驱逐满清。由此可见,招抚是必然结果,只是向明军要一个什么价码却要考虑清楚,至少自己在明军的地位不能比姚启圣这个后起之秀低。
就在吴三桂以为招抚为必然之际,高一功的数万大军却杀到了重庆。当初收服高一功,张浩计划驱使高一功,进入四川剿灭吴三桂,现在轻易攻占了南京,生俘洪承畴,张浩改变了当初的想法,觉得依靠洪承畴去忽悠吴三桂,有很大可能说服吴三桂重新投入明军的怀抱。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能够通过谋略谈判解决矛盾,就不必使用刀兵,对于穿越众而言,无人机直升机加上突击步枪,足以轻易攻下这个时代的任何一座坚城,攻下成都重庆不用费太大力气,不过穿越众部队数量有限,不能包打一切,许多战事还需要明军去完成,所以劝降这支极有战斗力的部队是必要的。
高一功所部乘坐三百多艘大小帆船来到忠州,堵住了吴三桂东进的水上通道,数日后直升机将洪承畴送到重庆与吴三桂进行谈判。吴三桂狮子大开口,要保留王位军队,并将云贵川三省之地封赏给他。
“大帅想要建立一个联邦制国家,这个国家的疆域南至纳土纳群岛,北至西伯利亚以北的极寒之地,东达小琉球,西至里海。其中中华本土之地归于华夏政府掌控,疆土周边的星罗小国可分封给有功将士,何为有功?在反清复明作战中立下赫赫战功者即为大明的功臣,只有这样的功臣才能分封海外之土。”洪承畴展开一副亚洲地图,指点这地图上的各个星罗小国道,“这些海外国家,许多国家的国土辽阔,土地富饶,面积较之国内数省之地有过之而无不及,现在这些国家尚处在蛮荒时期,若大力开发,大力移民,十数年后必然成为一个文明昌盛的小中华。”
“北面的太冷,南面的太热,路途遥远,尽是蛮荒之地,未开化的野人,即便我有意去那蛮荒之地,我手下的将士也未必愿意随我前往。”吴三桂摇着脑袋道。
“吴三桂,我昔日降了满清,死不足惜,大帅之所以派我过来,就是想给你一个洗心革面的机会,你没人资格跟大帅讨价还价,知道南京是怎样攻下来的吗?十架直升机悬于城头,城内守军望之如神兵,顷刻间散尽。大帅不费一兵一卒就占了南京城,比之南京,你这重庆可堪一战?”洪承畴道。
“战便战,脑袋掉了碗大个巴拉。”吴三桂色厉内荏地咆哮道。
“头颅非韭黄,坠不能生。满清覆亡,史书将由大明书写,吴将军想以怎样的面目在史书上出现?几百年后子孙又如何评论将军?即便大帅肯答应你的条件,将军可曾想过将来天下太平朝廷不会反攻倒算?以将军引清军入关,屠戮华夏百姓之名找你的麻烦?若将军审时度势,选海外丰茂之地建国,便有人想要对你不利,亦无从下手。”
吴三桂背手在地上踱步,良久站定,对洪承畴拱手道:“先生肺腑之言,我信服。若我率军北上平定中原,大帅可否将乌思藏都司西南大片土地封赏于我?”
“印度土地虽广袤,但当地土著或信仰教,或信奉佛教,教化不易。此地不可建国,只可殖民。我来之前大帅已为你选好了封地,暹罗寮国吴哥三国土地富饶,地广人稀,当地土著仰慕华夏文化,可移民百万,创建南华国,教化土著,耕种良田开发矿产。”洪承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