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情怀错(一)-(1)
历时十几天时间,龙泉共和国和中华民国正式缔结两国外交关系,共同发表联合声明,中华民国承认龙泉共和国的独立地位。可以互派大使级,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国民政府发表声明,龙泉共和国的军队在中国地区作战,在最高指挥权上服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指挥。龙中两国军队在沈阳组成联合司令部,指挥东北地区的所有龙中军队,对日本作战。
龙泉共和国在东北地区,以及中国境内的公司矿产和一切企业属外资在中国的投资,受法律保护,执行中华民国的法律,依法向中华民国缴纳税费。在战争期间,用于抵偿国民政府应该支付的军事费用。
双方共同表示,任何一方不单独与日本方面谈判,不单独进行任何妥协性的交往和签订条约,不单方和日本进行任何有损两国利益的事情。共同对日作战,以打败日本为作战目的,具体的细节由双方进一步协商确定。
当这个联合声明向世界公布的时候,世界舆论为之哗然。作为亚洲的大国,中华民国虽然武备力量不行,但一个拥有四万万人口,上千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国家,毕竟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龙泉共和国缔结盟约,首先确定了龙泉共和国的政治地位,这让美英苏等国不得不重新作出对龙泉共和国的审视。
但林俊确没有时间去研究这些问题,龙泉共和国的形式并不是太好,日本在加强中国沈阳辽东地区的兵力,同时在南部增加了三个师团,加上原来的两个师团,共五个师团的兵力。在北部惠山,中国境内的图们江一带增加了两个师团,做出解决新兴力量的架势。
林俊必须把精力用在对抗日本进攻的战略上来,龙泉政府谋部已迁到,在沈阳留下中国战区司令部,谭登江以中国战区司令的身份指挥龙泉军在中国沈阳地区的所有部队。
沈阳军区司令部里,桂秀娥在举行军事会议,参加会议的军官都知道这些变化和决定。每个人心中都是一样的想法,龙泉军成为外国军队,不再是中国军队。
这一点上很多人是一下转不过思想来的。这段时间龙泉军一面整编,一面进行最多的就是军事会议,其实是在统一思想。
军阀思想严重的中国军人,对于脱离国民政府并没有什么奇怪的,龙泉军早在几年前就我行我素,根本就没有听过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指挥,一直坚持独立抗战。
不过随着会议的进行,很多将领明白过来,这不简单的是一个军阀问题,这是一个国家问题。
尽管很多人心理上并不能接受,但也有一样在鼓舞他们,那就是龙泉共和国也是汉人主体的国家,这些将领都是开国元勋,身份地位完全不一样。
这让他们失落的同时也有一些兴奋,龙泉共和国毕竟前面是龙泉两个字,这也就意味着什么都没改变,只是不再属于中华民国而已。
桂秀娥看着在座的这些人,身上崭新的龙泉新军服,严肃的说道:“各位将军,沈阳军区番号已然撤销,从今天开始那里是中国沈阳战区,谭登江司令正式出任龙泉军中国战区司令,副司令是总司令提议的卫立煌将军,他很快就会到达沈阳。龙同组建东北战区司令部,进行对日作战问题。你们将代表着国家的形象,一定要勇敢作战打败日本。”
以谭登江为首的军官全都站起来,一起立正。谭登江说道:“谋长,关于指挥权限,是不是研究一下。就国军的战斗力,他们能打仗吗?”
桂秀娥清楚,不但是谭登江,龙泉军上下都瞧不起国民党军队,根本没有战斗力。和日军作战,就是废物。
桂秀娥笑笑说道:“总司令说过,没有怕死的士兵,只有怕死的军官。国军士兵和他们的中低级军官是好样的,他们勇敢不怕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牺牲了多少优秀的军人,我们都知道。他们的指挥官,特别是高级指挥官,局限于战术战略水平,却不能取得胜利。所以这一次总司令要求副总司令的人选,国民政府蒋委员长已经同意,希望能好好合作,尽快结束战争。”
“是,属下明白。”谭登江答道,他有信心。
为了应对出现的变化,蒋介石也对中国战场进行了调查,被撤职闲赋在西安的卫立煌被派往东北出任东北战区副司令,郭寄峤出任战区参谋长,胡启民为副参谋长,这是龙中两国联合司令部。
作战目标是河北北部和辽南地区的日军,打通华北和东北的联系。为此蒋介石调第20军13军95军35军组成东北兵团,归卫立煌指挥,加入到东北战区来。
林俊在把谋部撤向平壤的时候,成立了中国战区司令部,对东北的军队也进行了重新整编。原来的第三军第四军没变,沈阳地方警备部队的四个支队,组成第六军第八军,共计编成四个军的兵力,总兵力增加到十万人。空军留下第三航空飞行团三百一十架飞机,海岸警备师第一师第二师归属中国战区,谭登江共计指挥十二万龙泉军,卫立煌指挥四个军,十万人。中龙两国军队在东北是二十二万部队。日军在东北和华北是十八个师团,共计近四十万军队。
林俊这样做也是思考了很长时间,最后战略思想又转回来。
单纯依靠龙泉军打败日本几乎不可能。东北人少,北部人口更少,林俊有长远的政治目的,他必须在半岛增加中国人的数量。
但东北已没有能力向半岛进行移民,沈阳鞍山地区大批的工厂,向龙泉国内搬迁,急需大量的劳动力,就连这一次沈阳保卫战的鬼子伪军战俘已全部进入龙泉境内。可这也只有几万人,还是无法解决问题。
林俊把眼睛盯上了中国关内的人口,但那里有塘山锦州山海关日军阻挡,无法进入东北,海上移民那是笑谈,龙泉军唯一缺少的就是海军,而恰恰日本海军是强大的。
龙泉共和国的工业技术是先进的,但海军舰船制造并不全是技术,它需要的是实力。钢铁和经济实力不是几个月可以实现的。所以林俊只能是另避蹊径,再想办法。
远水不解近渴,难以解决当前的困难。根据这些情况,赫连宇和赵鼎言共同达成协议,同意双方组成联合军队,共同解决华北北部和辽南的日军,打通东北和关内的联系通道。
这一战略当然是蒋介石欢迎的,根据情报,延安方面对东北抗联恢复指挥,从苏联休整的抗联部队已然在苏联境内返回中国,进入牡丹江地区,司令是周保中。
由于关东军把精力全都用在对抗沈阳的龙泉军上,吉林和黑龙江的兵力空虚,东北抗联迅速发展壮大。
龙泉军并不限制军队的发展,相反给于武器弹药和经济支持,这让抗联如同滚雪球一样发展。
日本人心急火燎,蒋介石也十分着急。这个时候林俊提出打通关内和关外的联系,蒋介石怎么能不同意。
虽然对卫立煌不满,但林俊提出来,蒋介石还是同意了这个要求。由卫立煌出任东北战区副司令,但是在兵力上没有一个是卫立煌原来指挥的部队,冯治安的95军,汤恩伯的第20军和13军,还有傅作义的一个35军,调归卫立煌指挥,这是准备进入东北的军队。
和林俊的条约签订让蒋介石放心,龙泉军不再是中国军队,按着双方协议抗战结束后,龙泉军将全部撤出中国,把所有地方交给国民政府,沈阳鞍山辽阳本溪盘锦为特别行政区,暂时由龙泉共和国代管,战后一并交给国民政府。
对林俊强调这点,蒋介石也明白,鞍山的铁矿,辽阳的工业,沈阳的兵工厂,抚顺的煤矿,这些资源林俊是搬不走的。但为什么林俊把盘锦营口列入其中,国府方面没明白。那里是海岸警备师的禁区,任何军队不能进入,也很奇怪。但蒋介石不管这些,反正早晚都要交回来的。
林俊本来打算是还原历史,可是越弄离远来的历史越远。如今让国军在这个时间就进入东北,也不知道会是什么结果。
林俊不得不这样办,他要把大批的军力用在方面,解决半岛的统一问题。
四一年的冬天终于来了,当大雪飘落的时候,在辽中地区通过本溪凤城安东到平壤的运输,还是没有停止。日本方面就是很奇怪。林俊的飞机在天空,一直保护着这条运输线,地面上由马车逐步的向汽车转变,龙泉军的燃油是哪来的?大批的日本特务也没有查出来,这成为一大迷点。
不管日本人怎么去猜想,但是沈阳飞机制造厂和第一机械厂,完成了它的搬迁。顺平这个距离平壤只有九十多公里的小城,成为最大的工业城市。
这里集中了三万五千多日本战俘,两万多伪军战俘和三万多伪军战俘,组成了庞大的龙泉共和国第一工业基地。龙泉飞机制造厂第一机械厂和顺平钢铁公司,全部集中在这里,十几万人昼夜加班,为龙泉军的武器装备做努力。
桂秀娥终于来到了平壤,这是她的再一次和龙泉军总司令部合并。当谋部正式确定的时候,龙泉共和国三军总司令部没有了,作为临时大的林俊成为龙泉共和国的总司令,所有龙泉共和国三军部队的指挥权归入谋部,而地方警备军队海岸防御和所有军需后勤,这一切归入了国防部。龙泉共和国的军政体系走向了正规化。
根据临时宪法确定,龙泉军为龙泉共和国唯一的合法军队,部队的指挥作战权力归谋部,装备兵员数量训练调动归国防部,此时是战争时期,一切军事指挥由谋部执行。
当四一年末尾的时候,林俊的调整终于进入尾声,一切也都达到了理想的状态。林俊担心的国际干涉并没有出现。
这是因为德国在欧洲战场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英法加奥的军队并没有开始反攻,还是完全处于守势,非洲战场英国军队在节节后退,美国的参战也迟迟没有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