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危机(二)-(1)
中日之间的战争,在有些有头脑的人看来,日本最后全面失败的可能性不大。他们达不到理想,达不到全面吞并中国的目的。日本太小,他无力吞下中国。
龙泉军的异军突起,让很多人发现了端倪,或许这个有鬼才之称的少年将军可以主政中国,
就在取得东龙湾海域大胜利,日军第一航空舰队失败,损失惨重,林俊取得辽东半岛胜利的时候,确爆出惊天的新闻。
林俊在盘锦地区发现大型油气田,一直在秘密开发。这很容易解释为什么没有进购渠道,龙泉飞机装甲车确有燃油的问题。中国早在几十年前就被定名为贫油国,证明中国是不出石油的。
日本为了吞并中国,对东北地区进行了不下十几年的研究,他们的勘探测量人员足迹遍布中国的东北华北甚至华南,确实没发现油田的迹象,相信了中国是贫油国这个说法。
日军战争资源中最重要的却在中国得不到,而认为能速战速决的中国战争也没有达到。
三七年开战,别说三个月,他三年也没办到。如今已是四二年,整整四年时间过去,日本不但没有结束战争,反而是越打越大,还得不断向中国增兵,战争刚开始取得的成绩正在一点点丧失。
准备多年的战略物资,也在急剧的消耗。如果再拖下去,日本真的有可能输掉这场战争。
为此日军方面大本营,参谋本部和内阁方面,不断的开会研究,如何解决问题。
坚持这种论调的人,当然认为英美苏被德国牵制在欧洲,自顾不暇。日军应该果断出击,横扫东南亚地区。把美英势力赶出去,控制那里。
东南亚有大量的战略物资,得到这些东西,日本完全可以把对华战争坚持下去,不但能取得全面胜利,也能完成日本独霸亚洲的目的。
但是以山本五十六和米内光政为首的,坚决反对南下。日本现在国力根本无法和美英等国抗衡。一个龙泉军都解决不了,再和英美开战,无疑于自寻死路。
就在近卫文磨也倾向这一点的时候,特工总部送来这份情报,这一下等于在日本人心里注入了一支强心剂。
既然中国东北有石油,那么还南下干什么?解决了中国,东南亚还不都是日本的。参加会议的内阁成员和军方将领,意见取得空前一致。
但是涉及到对龙泉军进攻谁为主的时候,会议出现僵局。
在日军对华战争中,海陆军之争都是抢着为主,哪个也不想成为配角,这是战功问题。
对参谋本部和内阁来说是好事,那就看有利的一面和自己支持谁的问题,不管是海上,还是陆地,能打赢就行。
日本方面也开始投入研究,但这些技术哪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能完成的。日军方面只能承认在天上方面落后太多,根本不是对手。日军不管是舰载机,还是陆基飞机那就是送死。
林俊不会束手就擒,哪个担任主攻哪个就会遭到林俊毁灭性打击。然后在林俊疲惫的时候,助攻的人捡个便宜,成为承受者。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谁也不出头。
在对华作战上,还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大日本皇军宁可抗命,也会主动挑起战争。中蒙边境中苏边境中国九一八事件七七事变都是关东军自作主张的行动。
近卫文磨是发动这场对华战争的始作俑者,近卫声明更是臭名昭著。
他是最热衷于吞并中国的人之一,二战结束的时候,东条英机这个上台的后来者承担了责任,那是因为他袭击美国。
真正的罪魁祸首就是这个近卫文磨,他在极短的时间明白了为什么。
近卫首相提出了折中的办法,作战为两个区域,分为陆军和陆军,各不统属各自作战。
三艘航空母舰分别为赤城号加贺号天城号。战列舰为长门号武藏号扶桑号伊势号。巡洋舰为筑波号金刚号比睿号广柄号。浪速号护卫巡洋舰和严岛号护卫巡洋舰,水上母舰若宫号千岁号日进号,雷级驱逐舰八艘,白云级驱逐舰两艘,神风级驱逐舰二十七艘,伊1型潜艇和伊5型潜艇共计八艘。
这一次日军海上舰队的数量并不大,只有二百一十艘,但他们的总吨位却是庞大的,这是日本一次能投入的最大海上力量。在这些舰艇护送下共计三万人,舰队南云忠一中将。
山本五十六是最不想让日本进攻东南亚的,他去过美国,见识过美国的工业能力,日本根本无法相比。
如果两下开战,日本如果不能一击必中,让美国失败,日本必败无疑。
所以他极力主张先解决中国,在山本五十六看来,中国有广大的人口基数,广袤的国土面积,丰富的战略资源。以日本的科技能力,吞并中国,用不上几十年时间,日本就会超过美英等国,那时候再向南进攻,日本就能称霸世界。
但中国没有石油这种关键的战略物资,无法达到支撑战争的目的,所以南进派论调也有充足的理由。
这样大的军事行动如此规模的海上登陆作战,哪是几天时间能完成的,日本方面在抓紧准备。
这是日本上下一心的一场战斗,方面是信心十足。三艘航母上面舰载机达到二百多架,加上水上母舰的飞机,航空兵达到三百多架。四艘战列舰,武藏号上面的重炮口径是365,每一发炮弹重量一百多公斤,不用爆炸,就是砸也能让钢筋混凝土的共事塌陷。
150152127重炮林立。高射炮和高射机枪可以布成严密的防空火力网。如此强大的阵容龙泉军就等着失败吧?
接任舰队南云忠一中将,心情是不错的,这是最大的一支舰队,这一战结束,相信自己绝对是大将。他和参谋长藤田古藏用最快速度赶到长崎,接受他的舰队,进行战前准备。
方面全力准备的同时,日军陆地方面也在紧锣密鼓,对周围的队伍进行大调动。
在日本方面看来,他们认为是绝密情报的事物,龙泉共和国一样知道。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调动,想瞒住是几乎不可能的。为了加快准备时间,日军索性公开调动。
岩松义雄可是小心谨慎,因为他指挥对龙泉军的进攻已然失败一次。
他指挥八个师团,四平到梅河口,白山到图们这一条防线上,他的对面是龙泉军第二集团军的队伍,只有第二和第四两个军,四个师的队伍。
虽然日军兵力超过谭登江一倍还多,但日军方面是坚决不敢进攻。龙泉军地盘不能进攻,这已经成为日军共识。
虽然谭登江采取的是重兵后面机动防御,并不是前面线形防御。可面对只有民兵队的地方,日军伪军全都是一动不动,两面相安无事。为了配合海上作战进行的几次行动攻击,也是随着命令马上停止。
岩松义雄从四平,搬迁到梅河口。他很清楚,虽然向沈阳进攻,在四平向铁岭进攻是最近的路程,但那也是林俊防守最严密的地方。
第8师团和57师团两次在铁岭被火箭炮毁灭,终于弄得番号消失。这一次岩松义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他搬到梅河口,这样他可以居中指挥两侧进攻的队伍。
到达梅河口以后,岩松义雄别的没干,两个事情,一个是补充兵员,一个是准备战略物资。这是八个师团十五万多队伍,一旦开始进攻,那将是巨大的消耗。当面的龙泉军别看兵力少,但战斗力和他们的武器装备是相当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