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添加书签(永久书签)
听书 - 贫困乡变第一镇,我政绩藏不住了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9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A-
默认
A+
默认
绿色
蓝色
日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贫困乡变第一镇,我政绩藏不住了》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章

  第233章 双河镇的办事风格-(2)

   对于李青山的说法,众人内心自然会有所保留。

   虽然李青山的做法的确把双河镇发展起来了,但是这种做事风格也的确不是一般的政府干部能够照搬照做的,恐怕很难在全国推广。

   李青山没有在渔业公司的问题上多纠缠,直接又说起交通改善的想法的实际效果。

   “要想富先修路的说法我一直都是支持的……”

   李青山把他对交通建设的理念和实际运作规划简单说了一遍。

   关于这一点,也是争议最小的。

   大家都很清楚交通的重要性。

   所有事情都是有先后顺序和重要性之分的。

   而钱就只有那么多,到底是应该先修路呢?还是先发展企业?这确实是一个让人左右为难的难题!

   毕竟两者都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如果选择先修路,可以改善交通状况,但可能会延迟企业的发展;然而,如果优先考虑办企业,则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但又会受到交通不便的限制。

   达尔文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各个地方的执政官员。

   李青山的办法很简单。

   “对于我来说,交通建设是大于一切的发展基础,是所有发展措施的第一优先选择项!

   国家这两年投入几万亿的资金来铺路修桥发展基础设施,难道还不能说明一切吗?”

   李青山指着双河镇地图说道:

   “而且现在双河镇面临的最大发展障碍也是交通问题!”

   “我想各位在双河镇考察了这么多天,双河镇的各大企业和民间也对交通提出了要求。

   咱们只有2条对外的交通道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双河镇的发展需求:原材料运不进来,生产的东西也运不出去,旅游的人也进不来。

   这样下去,双河镇还怎么发展?”

   史可进点点头,这些天不管是各大企业的负责人还是商铺的老板,都对交通堵塞非常不满,抱怨声很多。

   如果不是李青山前两年就顶着压力修通了国道连接线,那问题只会更严重。

   不过仅仅靠一条国道连接线和一条县道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双河镇的需要。

   双河镇里,年产值几十亿上百亿的大型企业就有三家,年产值几千万到几亿的公司好几家。

   这些公司都需要大量从外地进原材料,生产的产品也要发往全国各地。

   再加上‘天下第一镇’的名头,外地过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

   现在交通堵的一塌糊涂,必须要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网址:www.kxs.me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
next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