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1)
他重重地点了点头,觉得又领了一项新任务。
“拜托你了。”
她深情地看着他。
“和我还客气。”
谭小艳回到了她的办公室,她又给黎威出了一道难题,怎样才能叫他们独立完成报纸的出版呢,他觉得这个问题还得靠黎威去解决。
县里要成立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常委会提出要向全县征集开发区宣传口号,这个事交给了宣传部,谭小艳把这个事交给了姚部长,叫他先起草一个征文启事。
他来到了段书记的办公室,商量开发区宣传的事。
“听说春节联欢晚会刘书记的那个致辞报社没按办公室改的那个稿发,这是咋回事啊?
段书记有点不高兴的问。
“啊,这是我最后定的稿,也和刘书记请示了,与报社没关系。”
谭小艳平和地说。
“那你知道办公室的稿是谁定的吗?”
段书记多少有点质问的口气。
“不知道。是你定的?”
谭小艳看着他,笑呵呵地说。
“我定的有什么用啊,我定的你不也是没听吗?”
他无奈地笑了笑。
“不是我不听你的,即便是我知道了是你定的,也不能发那个稿,因为那个稿有错误,用刘书记的话说是政治错误?”
谭小艳一字一板地说。她的话中软中带硬,她抬出了刘书记,看看段书记是什么反应。
“政治错误?哪句话有政治错误了?”
段书记还真就不信,他想,哪句话会有政治错误呢?谭小艳是小题大做了吧。
“‘长风破浪会有时’就是政治错误。”
她底气十足地说。他想,这可是经过了黎威和刘书记的双重验证的,凭你段书记恐怕高不过这两个人了。
“长风破浪会有时怎么是政治错误呢?这是一句名言警句啊。”
段书记用名言警句来表示自己并不是外行。
“这句话本身没有错,是办公室的人把它用错了。”
谭小艳更进一步地说。她想,办公室的人不都是归你管吗?但你管的人错了,这叫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用错了,怎么用错了?”
段书记还是不服,高声的问道。
“这是李白《行路难》里面的一句话,表达的是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办公室的人把他写进了刘书记的晚会致辞,那么是谁怀才不遇呢?是刘书记?还是县委?”
谭小艳也把声音提高了很多。
“你怎么知道它是表达的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呢?”
看来段书记也只是知道这句话,而并不知道它产生的经过。
“这不很明显吗?长风破浪会有时,证明现在还不是时候,得等到将来,那么我们白水的改革和发展也要等到将来吗?”
她象演讲一样,声音高高的。
段书记好象没词了,也好象赞同了谭小艳的观点,他没再问下去,但他脸上的那片乌云一直也没有散去。
他对谭小艳提出的开发区宣传的事没有提出异议,谭小艳看他很不高兴,也没和他多说,就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征文启事的草稿写完了,姚部长拿给谭小艳看,谭小艳一看标题又错了,把启事的“事”写成了指示的“示”她连连地摇头叹息,对姚部长说:
“前两天文明办的文件标题就错了,这一次你的征文标题又错了,宣传部是一个文化部门啊,连文章的标题都不能过关,我们怎么向老百姓交代啊,这事以后不能注意吗?”
她有点不高兴了。
“标题怎么会错呢?”
姚部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样子。
“启事的事是指示的示吗?”
她非常严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