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1)
黎威又一连举了好几个例子,他是想说明报社的问题是水平问题,并不是有意和宣传部对抗,他想减轻她的心里负担。
“这真是有你呀,否则这个关是把不了,我也把不了,不仅把关,还得给它写文章,这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
她又感慨地说。
“能办到而没有机会办也是一种损失,其实我天天看报样也是挺有意思的,有时自己还乐,有的记者写的那些错话是你聪明人咋写都写不出来的,你信不信。”
他又兴致勃勃地说,他是想告诉她,你不要太歉疚,我并不辛苦,我很快乐。
“有这样的事吗?”
她又被他的话吸引了,赶紧问,心中的愧疚感好象一下子就消失了。
“举例。有个记者说呀,有一个村过去是相当贫困啊,小伙子都搞不上对象,是远近有名的光棍村,这几年呢,富了,变凤凰村了。”
他看着她,好象话还没有说完。
“是姑娘都嫁不出去了。”
她接着说。
她真聪明,一下子就想到了,他就是喜欢她的聪明,所以他非常愿意和她唠嗑。
他觉得女人唠嗑有三大毛病,第一,连珠炮,就是一说起来你别人根本就插不上嘴,也不叫你插嘴,就是她一个人说,一句紧似一句,后一句好象是骑着前一句来的,连一点停顿都没有,别人只有听的份,长嘴根本就没用了;第二是打横炮,还没等你说完,她就插嘴了,她根本不是顺着你的意思说,也不知道你想说什么,她非常急于表达她的观点,你一句话还没有说完,她就提出了新的问题,如果你再接着她的意思说,你原来要表达的意思根本就表达不出来;第三就是没完没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一个尽头。在档案局的时候,有一个女的给她妈六十六大寿下通知,黎威过去想和她说点事,一看她下通知就没有说,一个小时过去了,他再走进她的办公室,她的电话还没有撂下,而叫他感到惊奇的是,和她说话的那个人还是一个小时之前的那个人,黎威想,以你这个速度,你的通知什么什么时候能够下完啊。
她终于把电话撂下了,也知道是黎威找她有事,就说,那个人太磨叽了,总也不撂电话,黎威告诉她,你下通知首先得告诉人你家办事情了,请人捧场,告诉人家时间和地点,然后可以说几句闲话,你一开始就和人家说闲话,问人好不好,问人忙什么,人家以为你就是打闲唠呢,所以就陪你,你不撂,人家也不撂,就没完没了了。
那人一听黎威说得有道理,再下通知一开始就说,我家给老人办六十六大寿,请你捧场,别人也就不和她唠了,记好了时间地点,人家就叫她忙了,也就一分钟的时间一个通知就下完了,根本就用不了一个小时。
黎威觉得谭小艳这些毛病都没有,你和她说话,她知道你下面说的是什么,起码她知道你要说的主题,她会根据这个主题来选择怎样回答你,或提出什么问题。
“是啊,那富了也不是凤凰村啊。还有一个记者说呀,那工商局为个体户撑起保护伞,那保护伞是啥呀。”
他又接着说。
“保护伞是反义词。”
她脱口说道。
他看着她,目光里充满了钦敬,他也当了几个月的老师,他也在课堂上提问过学生,他就喜欢那种一站起来就对答如流的学生,他看着她,好象看到了当年课堂上的聪明的学生。除了钦敬,他还有一种怜爱。
“是啊,连词意都整不明白了,还说什么人民解放军喋血辽沈战役。那喋血得是败了,打了胜仗怎么能叫喋血啊。你说你看到这些话的时候你不乐吗?谁都乐,可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