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
文明办的单位是不大,经常上班的就他们三个人,可他们三个人都充满激情和欢乐,老主任经常说,别看我们人少,但我们的学历比谁都高,两个干事都是重点高中的老师出身,这种知识结构在全县绝无仅有。多么令人快乐的时光啊,现在回想起来也好象在昨天。
他觉得自己必须帮她一把,报纸挨批虽然有很多客观原因,但究其根本还是她敏感性不够,她可能从来都没有认真看报,而新来的县委书记是白水历史上第一个高学历的县委书记,又是一个机关通,他不仅是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而且一直是在市委机关工作,搞了多年的文字,虽然他的这一长项并不能决定他事业的成败,但在他手下工作的人不会那么消闲了,只会喝酒不懂文字的人恐怕得不到他的赏识。
他又想到谭小艳,拿谭小艳的水平和这些人比,那当然是高得多了,就是用一个县委常委的标准去衡量,她也是满够格的,不幸的是与她同时上任的新县委书记是一个高人,是一个大知识分子,他是谭小艳的顶头上司,报纸挨批就说明了问题。
他决心帮她一吧,帮他的最亲近的朋友当好这个常委,在事业上有所成就。
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县委各部门的关系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从改革开放到九十年代,在县委部门里,宣传部组织部纪检委的地位基本相当,这在干部的提拔任用上就能看得出来,在宣传部做一个副部长可以直接提拔成各局的局长和乡镇的党委书记,宣传部的副部长可以直接提拔为教育局卫生局文化局人事局广播局计划生育局等大局的局长。
可自打九十年代以后,宣传部的副部长就没有一个被提拔为这些单位的局长的了,而组织部的副部长仍然可以提拔为这些单位的局长。为什么呢,因为自打九十年代以后,宣传部的工作被弱化了,宣传部也没有什么权利了,宣传部的工作也不好出成绩了,宣传部的工作也不被县委那么重视了,所以宣传部的干部也就不好提拔了,组织部的副部长一提拔就是乡镇的党委书记或县城的一个局长,而宣传部的副部长一提拔只能是一个乡镇长或县城的一个副局长。由于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得很多人也不愿意到宣传部来了,有水平的人就更不愿意来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进宣传部的人素质都不是很高,素质低的人在一个不被重视的单位就更难出成绩,所以被提拔的机会就更少,提拔的职位也就更差,一来二去,宣传部的形象在人们的心中就不如组织部和纪检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