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9-(1)
“也不象是自己创造,因为这句话很不好解释啊,是什么意思啊?”他否定了这个答案。
“那他为什么这样写呢?为什么不写‘天岸马’呢?”她还是百思不得其解。
“是啊。”黎威也觉得实在找不到答案。
“段书记前一阵子出门没出门啊?”呆了一会,他说,他似乎找到了一点线索。
“出门了,是和几个党委书记走的。”他痛快地说,好象这句话也对破解对联之谜有帮助。
“上哪去了?”他接着问。
“河南,说是招商引资。”
对于书记的行踪,她还是比较了解的。
“那不纯粹是旅游吗,河南比咱还困难呢,谁来投资啊?”
他笑着说。有一种无奈的表情,心想,这些当官的想着法到处溜达,而溜达的理由不是考察就是招商,把老百姓虎得一楞一楞的。
“是。打着招商的幌子呗。”她也赞同地说。
“段书记出过两本诗集,都是他在全国各地的所观所感,写的不怎么样,有的地方还有错,其实他不应该发表这些东西,自己写一写也就完了,你一个县委副书记走遍了全国各地,周游了二十多个国家,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老百姓不会佩服你有多大见识,他们会问你的钱都是哪来的,你的工作是不是真的需要走这些地方,其实纪检委完全可以拿着他的诗集来调查他,只不过现在这个事就是民不举官不究了。”黎威感慨地说。
“是啊,他这么做影响不好,但他自己好象不觉得。”
谭小艳也顺着说,因为破解不了对联之谜,他俩就只能想什么说什么了。
“他去了河南,那么他就有可能去了洛阳,去看了龙门石窟。”他好象找到一点线索了。
“去龙门石窟怎么样呢?与这件事有关系吗?”她还是不解。
“这句话是刻在龙门石窟的崖壁上。也许是段书记在游览龙门石窟的时候看到了这句话,但是他没有看准,而把‘岸马’看成了‘高峰’。因为在书法习惯里边,高峰的峰是写成上下结构,这样就非常象繁体字的马。”黎威继续说。
“那‘岸马’能看成是‘高峰’吗?它俩象吗?”她来了兴致,继续问。
“咱写写看啊。”
黎威说着,起身到写字台前,谭小艳也起身跟他来到写字台前。黎威拿起了笔,在稿纸上写上了‘岸马’和‘高峰’两组字。
他端详了老半天,说:“把‘岸马’看成‘高峰’很难,但是如果反过来念,把‘马岸’看成‘高峰’很容易,因为‘峰’在在书法里可以写成上下结构,这样就可以看成是‘岸’字,而‘马’字在石刻上写的是繁体字,也容易看成是‘高’,但是他也不能反过来念啊。”黎威笑着说。
“那可哪有准啊,他老眼昏花的。”她也笑了,笑得一点忧愁都没有了。
“不过除此之外也没有什么别的解释了。”他非常无奈地说。
“尽管这个解释有点牵强,但它毕竟是一个解释,还是比没解释强,哥,你真聪明,能想到这个解释。他非常有可能把‘岸马’念成了‘高峰’。”她用钦佩的目光看着他。
“你怎么知道这句话是写在龙门石窟的石壁上呢?你去过龙门石窟吗?”
她一边说着一边回到了沙发上,他也回到了沙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