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
但他也知道他和吴琼不会有太多的接触,象买煤这样的事一年可能就发生一回,除此以外不会有别的机会了,哪成想过几天他又给齐老师送了一次劈柴,但这一次时间很短,他都没到屋就回去了,第三次的接触的时间比较长,他觉得这可能是最后一次接触了,哪成想这事没过几天,齐老师就提出了叫他帮助吴琼写文章呢,而为了写文章他还要采访她,这可是近距离的接触啊。
吴琼是真的把这件事当事了,她把讲演会上发言的人的讲演稿都要来了,说是要学习学习,其实,她是想把这些讲演稿给黎威,叫黎威在这个基础上写文章。
“这些个讲演稿都不能用。”他把讲演稿都看完了,说。
“为什么?”齐老师问。
“倒不是他们的事迹不能写,你想想,我们要写人家的事迹,要往报纸上投稿,这必须征得人家本人的同意,也有必要征得医院领导的同意,但是我们能去征求这个意见吗?不能,因为我们写的文章不一定被报纸采用。如果是征求了而文章又没有被报纸采用,那对于我们自己来说是没面子,对别人来说,是给人家添了麻烦。”
黎威慢条斯理。
“那除了这些也没什么可写的了。”吴琼有点灰心了。
“你再想想,看看医院还有什么事没有,如果不是写医院的的事,就没有真实感,就起不了那么大的作用了。”齐老师说。
“没有了,我想不起来了,那就别写了吧。”吴琼耷拉个脑袋。
“没有就没有吧,慢慢再想办法。”黎威看吴琼很低落,就表现出无所谓的样子。
黎威觉得吴琼有点紧张了,其实这事是越紧张越不行的,必须是精神放松,思路才能打开,所以他想把吴琼的精神松弛下来。
“前些日子医院出了一个事故是怎么回事呀?”呆了一会,他问。
“是病人家属来闹,有一个病人得了胰腺炎,到我们医院治疗,治了几天没治好就转院了,但那个病人到白州医院没几天就死了,好象白州医院说是白水医院给误诊了,所以就找医院来闹来了。”
因为有了故事,所以吴琼的话也就多了,紧张的心情有所缓解。
“最后是怎么解决的。”他问。
“好象没定上医疗事故,都走了好几天了,也没死在咱医院。”
她痛快地回答。
“那你说咱县城这三家医院究竟哪个好啊。”黎威又问。
“要论技术好象还是县医院好一点,要论服务吗,可能是中医院,要论价格是白城医院,毕竟人家是私立,政策活一些,人家白城医院妇女生孩子,医院都给煮几个鸡蛋,这公费医院肯定是办不到了。”
吴琼已经完全放松了,说话越来越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