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添加书签(永久书签)
听书 - 父皇!请称朕为太子!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9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A-
默认
A+
默认
绿色
蓝色
日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父皇!请称朕为太子!》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87 章 番外:国士(阴)-(1)

   汉景帝中元元年,帝立皇子彻为太子。

   广川一地,

   邻齐鲁,靠燕赵,依三晋,

   此地儒道治国之术蔚然成风,为中原学风最显处,

   不论持哪门诸子,尽可入此地立学论道,广川汇天下学子,逸才俊秀无数,

   诸生过地,都要去一人门下听学,

   天才公认的天才。

   故庄村

   衣着各异的读书人挤在一处院内,

   由于人太多,有人被挤出了院外,在村里树下四散坐着,满眼虔诚的望向帐内。

   董仲舒的学生,挤出小院,

   高呼道,

   “先生云:《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

   口口相传,

   院外的各地天才,都兴奋的张嘴默颂,

   “不枉此行啊!这一句便够了!”

   “然也,吾平日未通之事,一下想清楚不少!”

   “天人相与说得太好了!”

   亲传学生擦了把额头上的细汗,再转身挤进小院,

   “借过,借过。”

   院内坐满的学生,肉贴肉挤在一起,终于是给让出了一条缝隙,顺着缝隙,传话那学生,钻到最前,闭口闻言,

   高台上挂着布幔,其中时隐时现一道飘逸身影,

   董夫子。

   正值而立之年的大儒生,手握简牍,沉吟了一会儿,

   又开口,

   “《诗》曰“夙夜匪解”,《书》云“茂哉茂哉”,以知自醒勉身。”

   院内一片骚动,那传话的学生,抹了把汗水,像是带着神圣使命一般,又挤出了院外,

   传出话后,院外尽是叹服声。

   听着耳边的赞叹声,董仲舒眼中不由闪出傲然,随后又重重叹息,颇有怀才不遇之感。

   自己为国士,一身学问却不能实用,到底是不尽意。

   小院传来阵阵齐颂声,让这个寻常的故庄村变得不再寻常,

   村里农民扛着锄头,从田地里走回,回家随便洗了把脸后,便自觉拎水为这些儒生解渴,

   “谢谢谢咕哝咕哝。”

   还是少年的司马迁,热得头晕目眩,接过一瓢水,喝得心肺透凉。

   “谢什么?你们这些年轻孩子爱读书是好事儿!大娘告诉你,要读书,来听董先生讲学准没错!”

   膀大腰圆的农妇大娘,满脸纯朴笑意,还带着几分骄傲,

   故庄村,出了董仲舒这么一位大儒,让村民也跟着沾光!

   “是”司马迁重重点头,激动道,“董先生是大才!”

   “哈哈哈,大娘这还有个蒸饼,你也吃了!”

   “谢谢谢大娘!”

   “好孩子,客气什么!”

   “大娘,我们也饿了!”

   “是啊,怎么就给他,不给我们?”

   “好偏心的大娘,哈哈哈!”

   除司马迁外,其他几个来自天南地北的少年后进,看着农妇大娘给司马迁开小灶,跟着一阵起哄,

   农妇大娘豪爽挥手,

   “都是董先生的学生,大娘能差了你们吗?等着,大娘回去给你们烙!管饱!”

   “好耶!”

   天彻底黑了下来,从院内传话的亲传学生,最后挤出小院,一副精疲力尽的样子,但眼中却闪着虔诚的光彩,

   “今天就到这了。”

   “多谢先生赐学!”

   众读书人汇成山呼海啸声,

   那学生笑道,

   “诸位论学还是要小些声音,别打扰到村民,在这谢过诸位了。”

   众人纷纷点头应下。

   哪怕是董仲舒上完课,这些来自各地的读书人也不会轻易散去,还要相互交流才算痛快,少则几个时辰,多则彻夜。

   正给学生分发蒸饼的农村大娘,

   大笑道,

   “不妨事!村里的娃子听着读书声,那睡觉才香呢!”

   村民们纷纷应道,

   “就是,就是。”

   “我家的瓜娃子,最近都开窍了。”

网址:www.kxs.me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
next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