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1)
除了这个极地科考项目,根本是为了寻找人鱼,陈竟想不出别的可能。
克拉肯的中文和母语者区别不大,他不可能没看过他爷的日记本子。
翌日,陈竟找了个留在本地读海洋大学的高中朋友,约他下午捎自己进校一趟。他搜了学校官网,克拉肯的学术讲座,下午五点结束。
昨日是商务宴,不算孩子放假回来的家宴,去问克拉肯,不知要几点回来,陈竟说晚上学校开网络会议,他姨一听,张罗着把家宴从晚上腾到了中午。
昨晚陈竟研究他爷的日记本子研究到凌晨四点,今早八点起床,不过比平常多睡俩小时;不放假,张盛读军校也不喝酒,昨夜喝得烂醉,今早起来脸还是白的;张盛他哥应酬到今日天明,赴家宴还是秘书扶着来的。
张报华更不必说了,岁数在这儿,一桌五个人,四个面如菜色,只有他姨笑吟吟地,问问陈竟学校这个,问问张盛学校那个,一桌男的没夹一口菜,不过汉东人好面子,一个个地都不吭声。
陈竟脑瓜子发涩,顺了口茶水,“叔,你还记不记得……我爸年轻时候出没出过海?”
张报华一听,呵呵笑说:“你爸刚毕业就分配到国家好单位去了,文化人!等辞职了出来,就和我一块儿合伙下海干厂子去了。你爸正儿八经城里人,不是村里打鱼出身,出海干啥?”
他姨宋立红说:“竟竟,咱家从前不就是做远洋船舶的么?你要问的是做渔民出海,你爸肯定没做过,但你要问的是上船剪彩,坐咱自家船出海看看,那哪儿能没有呀!”
陈竟问完,自个儿也觉得糊涂。
就算他爸也看过他爷的日记本子,可他爸确实是正儿八经的建国后大学生,总不会也信他爷的这套,要出海找人鱼去吧?可是……如果他爸也不信,怎么把他爷的日记本子传家宝似的留给他了?
而且,如果他爸真去找了,那他爸找着了吗?长生了吗?怎么早早地死了?
今日的家宴吃到最后,菜也没动几口,不过一家子人好不容易聚一回,唠唠家常也高兴。打酒店出来,陈竟推脱掉他叔要吩咐司机顺路送他的热心肠,打完招呼,叫了辆网约车奔海洋大学去了。
岁数大的张家爷俩还要回企业,宋立红与小儿子一同回家,张盛上车,扳着车门远远看一眼去找网约车的陈竟,小声问道:“妈,我陈叔当初究竟是怎么走的?”
宋立红压低声音,“自杀。”她轻拍一下张盛,“你也不小了,管住嘴,别叫你弟知道。”
邀请
人鱼传说古已有之,且不论东西,远在国内外文化会晤之前陈竟也不是没听说过,昨夜熬到天明,上网恶补,把能搜出的人鱼网页都点进去看了看,也没理出头绪。
托他爷的福,除了大,他爷可以说没有留下一个描述性词汇来记录人鱼。
国内典籍,从汉初的《山海经》到唐代的《太平广记》,都有类似人鱼概念的生物,不过无疑是把人鱼描述成了一种不具备种族文明,甚至面貌丑恶的野生动物。但如果说西洋文化……就更无从考证了,跟神话故事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