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明军出击哈密-(1)
1497年的十月,秋风萧瑟,大地一片枯黄。西域的局势如同这逐渐寒冷的天气一般,变得紧张而复杂。阿黑麻,这位土鲁番的首领,此刻正坐在他的营帐中,眉头紧锁,脸上满是忧虑之色。
营帐内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氛,阿黑麻望着桌上的地图,心中思绪万千。与明廷断绝朝贡关系后,贸易往来的中断让他的部落陷入了困境。原本繁荣的商队不再往来,物资逐渐匮乏,百姓们的生活也受到了影响。
“唉,这可如何是好?”阿黑麻自言自语道,他站起身来,在营帐中来回踱步。他想起了许进巡抚甘肃后,对他的种种制约。许进,那个明朝的官员,手段强硬,联合了小列秃乜克力等各部,以及中原人的力量,对他进行多方阻挠,让他的处境愈发艰难。
“如今,部落的粮草储备日益减少,百姓们也开始有怨言了。必须想个办法打破这个僵局。”阿黑麻心中想着,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决然。
经过深思熟虑,阿黑麻决定让他的哥哥马黑出面。马黑是一个稳重而有智谋的人,阿黑麻希望他能与明廷沟通,寻求转机。
马黑接到命令后,立刻来到了阿黑麻的营帐。阿黑麻看着马黑,语重心长地说:“哥哥,如今我们的处境十分艰难。你去给明廷上书,表示我们愿意悔过,同意放还陕巴,交出金印。希望以此能换取我们之前派出的写亦满速等四十多个使臣,恢复与明廷的贸易往来,像从前一样纳贡。”
马黑点了点头,说:“弟弟,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明廷是否会相信我们,还是个未知数。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阿黑麻叹了口气,说:“如今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哥哥,你一定要小心行事,尽量争取明廷的信任。”
马黑带着阿黑麻的嘱托,开始准备上书明廷的事宜。他坐在桌前,认真地撰写着书信,每一个字都斟酌再三。这封信关系到部落的未来,不容有丝毫马虎。
在信中,马黑诚恳地表达了阿黑麻的悔过之意,详细阐述了放还陕巴和交出金印的计划,并强调了恢复贸易往来对双方的好处。他的字迹工整,言辞恳切,希望能打动明廷的心。
写好信后,马黑亲自挑选了可靠的使者,将信送往明廷。使者们骑着快马,在茫茫的戈壁上疾驰而去,扬起一片尘土。
而在明朝这边,朝堂上正就西域的局势进行着激烈的讨论。马文升,这位经验丰富的大臣,站在朝堂上,面容严肃。
“陛下,臣得知阿黑麻令其哥哥马黑上书,表示愿意悔过,放还陕巴并交出金印。但臣担心其中有诈。”马文升向朱祐樘奏道。
朱祐樘坐在龙椅上,微微皱眉,问道:“马爱卿,你为何有此担忧?”
马文升回答道:“陛下,阿黑麻此前多次反复,其行为难以捉摸。如今突然提出悔过,恐有其他目的。臣请求待阿黑麻真正放归陕巴,并把金印送到甘州以后,再把已经发配到福建两广的写亦满速等四十余土鲁番使臣放回,以防万一。”
大臣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马文升的看法。
一年后的八月,阳光明媚,天空湛蓝如宝石。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朝廷再次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册封陕巴为哈密忠顺王。这一决定,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哈密地区那充满波折的未来之路。
在这之前,都御史王越因公务来到了河西,也就是甘肃河西走廊这片广袤而又充满故事的土地。此时的陕巴,已经历经波折来到了甘州。王越,这位身着官服气质不凡的朝廷重臣,目光敏锐而深邃,他深知哈密地区的稳定对于整个边疆的重要性。当他得知陕巴的到来后,心中便开始谋划着如何重新构建哈密的秩序。
王越站在甘州的城楼上,望着远方的天际,微风拂过他的面庞,他的思绪如这风中的流云般飘荡。“哈密,这片历经沧桑的土地,必须要恢复往日的安宁与繁荣。陕巴,或许就是那个关键的人物。”他自言自语道。
随后,王越召集了哈密的三种落都督,分别是回回种落都督写亦虎仙畏兀儿种落都督奄克孛刺以及哈刺灰种落都督拜迭力迷失。他们三人各具特色,写亦虎仙身材矫健,眼神中透露出一股精明与果敢;奄克孛刺则身材魁梧,面容坚毅,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威严;拜迭力迷失身形稍显瘦弱,但眼神中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王越看着他们三人,神情严肃地说:“如今,朝廷决定再次册封陕巴为哈密忠顺王。你们三位作为哈密的重要力量,要共同辅佐忠顺王,维护哈密的稳定和发展。这是你们的责任,也是朝廷对你们的期望。”
三人齐声回答:“遵命,大人!我们一定竭尽全力,辅佐忠顺王。”
奄克孛刺心中却有着自己的想法。他想起了自己的哥哥罕慎,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复杂的情感。他知道自己与陕巴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和睦,但为了哈密的大局,他决定做出一些努力。于是,他私下里安排了一场婚事,将罕慎的女儿嫁给了陕巴。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婚礼在哈密的一处宽敞的庭院中举行。庭院里张灯结彩,红绸飘舞,充满了喜庆的气氛。奄克孛刺亲自带着新娘来到陕巴面前,陕巴身着华丽的服饰,脸上带着一丝惊讶和感动。
奄克孛刺微笑着对陕巴说:“忠顺王,我将罕慎哥哥的女儿嫁给你,希望我们从此能够和睦相处,共同为哈密的未来努力。”
陕巴连忙起身,感激地说:“多谢奄克孛刺都督,我定会珍惜这份情谊,与你一起为哈密的百姓谋福祉。”
此时,朝廷也为陕巴准备了隆重的册封仪式。在庄严的宫殿中,陕巴身着盛装,恭敬地跪在地上。朱佑樘的使者手持诏书,高声宣读:“今册封陕巴为哈密忠顺王,赐以蟒皮和宝玉制成的王冠,望尔能忠君爱国,守护哈密,保一方平安。”
陕巴磕头谢恩:“臣陕巴定当不负朝廷重托,誓死捍卫哈密,为陛下尽忠。”
随后,使者将那顶象征着荣耀和责任的王冠戴在了陕巴的头上。王冠上的蟒皮闪耀着神秘的光泽,宝玉璀璨夺目,仿佛预示着陕巴即将开启的辉煌统治。
与此同时,被扣押的写亦满速等土鲁番使臣也终于迎来了回归的时刻。他们在明朝的监管下度过了一段漫长的日子,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当得知可以回到土鲁番时,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和激动。
在边境的关口,写亦满速等人整理好行囊,向明朝的官员们道别。写亦满速感慨地说:“感谢明朝的宽容和大度,我们回去后一定会转达明朝的善意,希望两国能够保持和平友好的关系。”
明朝官员微笑着说:“希望你们回去后,能够劝诫阿黑麻,遵守承诺,共同维护西域的和平与稳定。”
写亦满速等人点头答应,然后踏上了回家的路途。他们的身影渐行渐远,消失在茫茫的戈壁之中。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王越却突然病倒了。他原本硬朗的身体在长时间的操劳和奔波中逐渐垮了下来。他躺在床上,面色苍白,但眼神中依然充满了对哈密局势的担忧。
“哈密的事情还没有完全稳定下来,我却病倒了。希望朝廷能够继续关注哈密,不要让我们的努力白费。”王越对身边的亲信说。
亲信们纷纷安慰他:“大人,您放心养病吧。朝廷一定会妥善处理哈密的事务的。”
不久后,王越因病去世的消息传来,整个河西地区都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人们纷纷悼念这位为边疆稳定做出巨大贡献的官员。
而在哈密,局势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三个种落的部众长期以来饱受战争的困扰,他们早已厌倦了打打杀杀的生活。加上最初哈密秩序混乱,许多人纷纷涌入甘肃,以射猎为生,过上了相对安稳的日子。如今,让他们重新回到哈密,他们心中充满了犹豫和不舍。
一位哈密的百姓坐在甘肃的一间简陋的房屋前,望着远方的哈密方向,心中充满了矛盾。“哈密是我们的家乡,但那里经历了太多的战乱,我们在这边已经习惯了。回去,真的好吗?”他自言自语道。
马文升得知了这些情况后,陷入了沉思。他深知百姓们的担忧和困境,也明白强行让他们回去可能会引发更多的问题。
在一次朝廷的会议上,马文升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陛下,如今哈密的情况较为复杂。那些入居甘肃的哈密人,他们对家乡既有思念,又有顾虑。臣请求朝廷批准,只准其一半家属留住肃州,他们可以自由往来,一听自便。这样既能满足他们对家乡的情感需求,又能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现有的生活状态,逐渐适应哈密的变化。”
朱祐樘坐在龙椅上,认真地听完了马文升的建议,思考片刻后说:“马爱卿所言有理。就依你之见,妥善处理此事。但也要密切关注哈密的局势,确保不会出现新的问题。”
一年后的正月,新年的气息尚未完全消散,空气中还弥漫着一丝喜庆的氛围。然而,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一场关乎哈密未来的重要行动正在悄然展开。
在京城的郊外,一支庞大的军队整齐地排列着,旗帜飘扬,铠甲闪耀。士兵们个个精神抖擞,他们即将执行一项重要的任务护送忠顺王陕巴回归哈密。陕巴,这位被朝廷寄予厚望的人物,将再次踏上那片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土地,肩负起恢复哈密繁荣与稳定的重任。
陕巴身着华丽的服饰,头戴王冠,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期待。他骑在一匹高大的白色骏马上,身姿挺拔,尽显王者风范。在他的身旁,分别是都督写亦虎仙奄克孛刺和拜迭力迷失。
写亦虎仙,一位经验丰富的将领,面容坚毅,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骑在马上,不时地观察着周围的情况,心中思索着即将面临的局势。“此次护送忠顺王回归哈密,责任重大。我们必须要确保他的安全,同时协助他治理好哈密。”他暗自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