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于谦建议安置降丁与征苗寇-(1)
在那风云变幻的时代,大明朝的天空仿佛被阴霾所笼罩。这一天,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大臣们的面容都写满了忧虑。兵部尚书于谦眉头紧锁,目光坚定地站在朝堂中央,他的心中正酝酿着一个重大的决策。
“陛下,如今苗寇肆虐,边境不得安宁。臣以为,可征调安置在河间的投降兵丁前去征伐。”于谦拱手向朱祁钰进言,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
朱祁钰坐在龙椅上,微微点头,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期待和不安:“于爱卿,此计可行否?那些降丁可堪大用?”
于谦向前一步,恭敬地说道:“陛下,永乐年间,长城塞外的少数民族部落投降,大多安置在河间东昌等地。这些年来,他们虽在此地繁衍发展,但也因其强悍勇武,不好管辖和统治。然而,如今苗寇为患,国家危难之际,若能善加引导,许以赏赐和官职,他们未必不能为朝廷效力。”
朝堂之下,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的大臣面露担忧之色,轻声说道:“这些降丁向来难以驯服,若是征调他们去打仗,万一途中生变,那可如何是好?”但也有大臣认为于谦的提议不无道理,点头表示赞同。
于谦似乎察觉到了众人的疑虑,他继续说道:“陛下,臣已深思熟虑。也先刚刚开始侵犯北都边境,这些降丁便乘机而动,为贼为盗,骚扰社会安宁。若不加以约束和利用,他们必将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如今征调他们去征伐苗寇,一来可以消除边境之患,二来也可借机对他们进行管束,实乃一举两得之策。”
朱祁钰沉思片刻,终于下定决心:“于爱卿所言极是,那就依爱卿之计行事。”
得到朱祁钰的应允,于谦立刻着手安排征调事宜。他马不停蹄地奔赴河间,亲自视察那些降丁的情况。
河间的大地上,阳光炽热地洒在广袤的土地上。降丁们居住的营帐错落有致地分布着,空气中弥漫着尘土和汗水的味道。于谦身着官服,在侍卫的簇拥下走进了降丁的营地。
他看到一群降丁正在操练,他们个个身材魁梧,肌肉发达,眼神中透露出一股野性和不羁。于谦心中暗自感叹:“这些人果然强悍勇武,但也正因如此,才更需要好好引导。”
于谦走上高台,大声说道:“诸位壮士,如今苗寇猖獗,扰我边境,百姓受苦。朝廷决定征调你们前去征伐苗寇,保家卫国。凡是原来就有一定官职的,朝廷将多给赏赐;随军作战立功的,即便原无官职,也可封官。”
降丁们听到于谦的话,顿时议论纷纷。有的降丁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仿佛看到了建功立业的机会;而有的降丁则面露犹豫之色,对未知的战场充满了恐惧。
一位年长的降丁走上前来,他恭敬地向于谦行礼:“大人,我们虽为降丁,但也渴望有机会为朝廷效力。只是这苗寇凶悍,我们此去不知生死如何。”
于谦走上前,扶起这位降丁,目光真诚地说道:“壮士不必担忧,朝廷相信你们的勇气和实力。只要你们齐心协力,奋勇杀敌,必能凯旋而归。而且,朝廷不会忘记你们的功绩,你们的家人也将得到妥善的安置。”
听到于谦的话,降丁们的心中渐渐燃起了斗志。他们纷纷握紧手中的兵器,齐声高呼:“愿为朝廷效力,征伐苗寇,保家卫国!”
于谦看着这些充满斗志的降丁,心中感到一丝欣慰。他开始有条不紊地安排征调工作,将降丁们编成不同的队伍,选拔出有能力的将领进行指挥。
在准备出征的日子里,降丁们日夜操练,营地中回荡着喊杀声和兵器碰撞的声音。于谦时常来到营地视察,他亲自指导降丁们的战术,鼓励他们勇往直前。
终于,出征的日子来临了。清晨,太阳刚刚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大地上。降丁们身着铠甲,手持兵器,整齐地排列在营地前。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坚定的神情,眼中闪烁着战斗的光芒。
于谦站在高台上,大声说道:“诸位壮士,今日你们将踏上征程,为了国家的安宁,为了百姓的幸福,奋勇杀敌!朝廷期待着你们的凯旋!”
降丁们齐声高呼:“保家卫国,奋勇杀敌!”随后,他们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着南方边境进发。
一路上,降丁们穿越了山川河流,历经了风雨险阻。他们的脚步坚定而有力,心中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
在行军途中,一位年轻的降丁望着远方的山峦,心中感慨万千。他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想起了亲人们的期盼。他暗暗发誓:“一定要立下战功,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身旁的战友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兄弟,别想太多了。我们只要跟着大家一起努力,一定能打败苗寇。”
随着队伍的不断前进,南方边境的轮廓渐渐出现在眼前。这里山峦起伏,丛林密布,弥漫着一股神秘而危险的气息。
降丁们在边境扎下营帐,开始熟悉地形,制定作战计划。将领们聚集在一起,商讨着如何进攻苗寇。
“根据情报,苗寇盘踞在这片山林之中,他们熟悉地形,善于游击战。我们必须小心应对。”一位将领指着地图说道。
其他将领纷纷点头,提出自己的建议。经过一番讨论,他们决定采用分兵包抄的战术,逐步压缩苗寇的活动空间。
战斗的号角终于吹响。降丁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向苗寇的营地。他们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喊杀声震耳欲聋。苗寇们惊慌失措,纷纷拿起武器抵抗。
战场上,刀光剑影,鲜血四溅。降丁们个个英勇无畏,与苗寇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有的降丁身中数箭,却依然咬紧牙关,继续战斗;有的降丁与苗寇近身肉搏,展现出了顽强的战斗意志。
于谦在后方密切关注着战局的发展。他的心中充满了紧张和期待,不断地为降丁们祈祷。
经过一番激战,降丁们终于取得了胜利。苗寇们狼狈逃窜,留下了一片狼藉的战场。降丁们欢呼雀跃,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战后,于谦对降丁们进行了表彰和赏赐。那些立下战功的降丁得到了官职和丰厚的赏赐,他们的家人也被迁到了南方,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从此,朝廷消除了肘腋之患,边境也恢复了往日的安宁。
1452年的四月,春风轻轻拂过大地,却未能完全驱散战争留下的阴霾。朝廷的命令如同一道明亮的曙光,照亮了边境的每一个角落。都督同知孙安接到了镇守独石马营的重任,而兵科都给事中时盛则被任命为山西右参政,协助参赞军事事务。
在这之前,独石马营等八城曾是杨洪镇守之地。然而,1449年的那场战争,如同一场可怕的噩梦,让这些城市陷入了深深的苦难之中。战火的肆虐,使得城市满目疮痍,百姓流离失所。战争的创伤至今仍未愈合,许多人在绝望中主张放弃这些城市。
于谦,这位心怀天下的忠臣,站在朝堂之上,目光坚定而忧虑。他的内心如同汹涌的波涛,翻腾着对国家命运的深深担忧。“如果把独石马营等八城放弃了的话,那么,不但宣府怀来难以守住,就连京师恐怕也会动摇。”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在空旷的朝堂上回荡。每一个字都仿佛重若千钧,敲打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灵。
于谦深知,这八座城市是边境的重要防线,是国家的安全屏障。他在心中默默发誓,一定要守住这些城市,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于是,他推荐了孙安,并将自己精心策划的镇守办法一一告知。他紧紧握住孙安的手,目光中充满了信任和期待:“孙将军,此乃国家之重任,边境之安危系于你手。你一定要不负众望,守住这八座城市。”孙安感受到于谦手中传来的力量,他挺直了脊梁,郑重地点了点头:“于大人放心,末将定当竭尽全力,誓与城市共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