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朱瞻基即位与科举改革-(1)
1425年6月,朱瞻基即位。
此时有个浙江布政司参议王和,此人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一种自命不凡的气质。在浙江的官衙之中,王和坐在宽敞的书房内,案牍之上堆满了公文。他时而拿起一份公文,装作认真审阅的样子,心中却在盘算着如何从中谋取私利。
袁昱,同样身为浙江布政司参议,他常常在官署内与下属们商议着如何收取贿赂,如何为自己谋取更多的财富。
而在遥远的陕西,按察司佥事韩善,他身形魁梧,面容严肃,给人一种刚正不阿的假象。在陕西的官衙里,韩善坐在大堂之上,看似在严肃地处理案件,实则暗中收受贿赂,对一些不法之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三人在各自的职位上,利用职权,大肆贪赃枉法。他们与富商勾结,收取巨额贿赂;对百姓的疾苦视而不见,只顾着自己的荣华富贵。他们的贪赃之举,渐渐引起了百姓的不满和愤怒。一封封举报信如雪花般飞向京城,终于引起了朝廷的高度重视。
朱瞻基得知王和袁昱韩善三人的贪赃之事后,龙颜大怒。
“朕一直强调为官者当清正廉洁,这三人竟敢如此胆大妄为,贪赃枉法!”朱瞻基怒拍龙案,声音在宫殿中回荡。
朱瞻基立即下令,派出钦差大臣,前往浙江和陕西调查此事。钦差大臣们身着官服,骑着高头大马,带着一队威风凛凛的侍卫,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他们一路上快马加鞭,不敢有丝毫懈怠。
当钦差大臣到达浙江和陕西后,王和袁昱韩善等人开始感到恐慌。他们在官署内来回踱步,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
“这可如何是好?钦差大臣来了,我们的事情恐怕要败露了。”王和焦急地说道。
袁昱也面露忧色:“我们赶紧想办法应对吧,不然我们的前程就完了。”
韩善则故作镇定:“怕什么,我们只要咬死不承认,他们也拿我们没办法。”
然而,钦差大臣们经过深入调查,掌握了大量确凿的证据。他们将王和袁昱韩善等人一一逮捕入狱。在阴暗潮湿的监狱中,王和袁昱韩善三人蓬头垢面,神情沮丧。他们被铁链锁着,坐在冰冷的地上。
“我们怎么会落到如此地步?”王和悔恨地说道。
袁昱叹了口气:“都怪我们太贪心了,如今后悔也来不及了。”
韩善则垂头丧气:“只希望能有一线生机。”
不久后,大明境内遭遇了一场大灾难。为了安抚民心,朝廷决定大赦天下。吏部官员们看到了这个机会,上奏皇帝朱瞻基,拟恢复王和袁昱韩善三人的官职。
朱瞻基坐在御书房中,面前堆满了奏折。他微微皱起眉头,看着吏部的奏折,陷入了沉思。
“陛下,王和袁昱韩善三人虽曾犯贪赃之罪,但如今大赦天下,可否考虑恢复他们的官职,以彰显陛下的仁德。”吏部尚书小心翼翼地说道。
朱瞻基抬起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光芒。
“士大夫应当廉耻分明,这三个人贪赃秽行,怎么可以再任用他们主掌一个方面的事务呢?”朱瞻基严肃地说道,“朕要让天下人知道,为官者若贪赃枉法,必将受到严惩,绝无再次任用之理。”
朱瞻基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皇宫景色。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国家的责任感和对百姓的关怀。他深知,只有任用清正廉洁的官员,才能治理好国家,让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
大明宣德年间,天下初定,然仍有风雨不时,灾祸偶现。河南新安县,本是一处宁静之地,山水相依,百姓安居乐业。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饥荒,却打破了这里的宁静。
新安县的天空,阴云密布,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灾难。田野里,庄稼枯黄,颗粒无收。百姓们面露愁容,心中充满了忧虑。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度过这场饥荒,只能期盼着朝廷的救济。
新安县知县陶镕,是一位年轻有为的官员。他身材修长,面容清俊,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睿智。陶镕身着官服,头戴乌纱帽,举止间散发着一种儒雅的气质。他心系百姓,时刻关注着县里的情况。
当陶镕得知县里闹饥荒的消息后,心急如焚。他立刻召集手下的官员,商议对策。在县衙的大堂里,陶镕来回踱步,眉头紧锁。
“如今饥荒严重,百姓们生活困苦,我们必须尽快采取措施。”陶镕说道。
“大人,我们可以向上级申报,请求朝廷的救济。”一位官员说道。
陶镕微微摇头:“逐级行文上报,等有了批示,百姓们恐怕早已饥饿不堪,甚至会有人饿死。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陶镕陷入了沉思,他的心中充满了矛盾。一方面,他知道擅自行动可能会被视为专权自作主张,面临严厉的惩罚;另一方面,他又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百姓们受苦。最终,他下定了决心。
“先从驿站借粮一千石赈济百姓,秋粮成熟后偿还。”陶镕坚定地说道。
官员们面面相觑,心中有些担忧。但看到陶镕坚定的眼神,他们也纷纷点头表示支持。
陶镕立刻行动起来,他亲自带领着官员们前往驿站。驿站的负责人听到陶镕的请求后,犹豫了一下。
“大人,借粮之事非同小可,没有上级的批示,我不敢擅自做主。”驿站负责人说道。
陶镕诚恳地说道:“如今饥荒严重,百姓们生命垂危。我作为知县,不能坐视不管。我保证秋粮成熟后一定偿还。请你相信我。”
驿站负责人被陶镕的真诚所打动,最终同意借粮。陶镕感激地握住他的手,说道:“多谢你的支持,我一定不会让百姓们失望。”
粮食很快被分发到了百姓们的手中。百姓们看着手中的粮食,眼中充满了感激之情。他们纷纷跪地,感谢陶镕的救命之恩。
“陶大人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一位老人激动地说道。
“是啊,要是没有陶大人,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一位妇女也说道。
陶镕扶起百姓们,说道:“这是我应该做的。大家放心,我们一定会度过这场难关。”
与此同时,京城皇宫中,皇帝朱瞻基正与大臣夏原吉商议国事。朱瞻基身着龙袍,头戴皇冠,眼神中透露出睿智与威严。夏原吉则身着官服,面容沉稳,眼神深邃。
“近日各地灾情不断,朕心中甚是担忧。”朱瞻基说道。
夏原吉微微躬身:“陛下心系百姓,实乃万民之福。各地官员应当及时上报灾情,以便朝廷采取措施。”
就在这时,一份奏折送到了朱瞻基的面前。朱瞻基打开奏折,看完后微微皱起了眉头。
“这是河南新安县知县陶镕的奏折,他说该县因闹饥荒,先从驿站借粮一千石赈济,秋粮成熟后偿还。”朱瞻基说道。
夏原吉听后,心中一惊。他知道擅自借粮赈济,可能会被视为专权自作主张,这是很严重的罪过。
“陛下,这陶镕竟敢擅自行动,实乃大胆之举。应当予以责备。”夏原吉说道。
朱瞻基微微摇头,陷入了沉思。他的脑海中浮现出百姓们饥饿的面容,心中充满了怜悯。
“有关司署常拘泥于逐级行文上报的规矩,有饥荒发生也必先申报然后赈济,待有批示民已饥饿既久,甚至还会饿死人。陶镕先行赈济然后奏报朝廷,这样的官员才更为称职,不要责备他专权自作主张。”朱瞻基坚定地说道。
夏原吉听后,心中敬佩不已。他意识到朱瞻基是一位英明的皇帝,深知百姓的疾苦。
“陛下圣明。陶镕此举确实是为了百姓着想,应当予以嘉奖。”夏原吉说道。
朱瞻基微微点头:“传朕旨意,嘉奖陶镕。同时,责令各地官员要以陶镕为榜样,当机立断,积极应对灾情,不得拘泥于规矩,延误救灾时机。”
旨意传到新安县,陶镕和百姓们都深受鼓舞。陶镕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决心为百姓们谋福祉。
不久一场关于科举取士的变革又悄然拉开帷幕。
曾经朱高炽与侍臣们议论过科举取士中的弊病,他微微皱起眉头,语气中带着一丝忧虑:“科举取士,本为选拔贤能之士,然如今却有诸多弊病,诸位爱卿有何见解?”
杨士奇微微躬身道:“陛下,科举取士应当兼取南北士人。”
朱高炽听后,微微思索,而后说道:“北方人的学问,远不如南方人。”
杨士奇神色郑重,缓缓说道:“陛下,此言差矣。真有才干可成大器的人,又都出自于北方。南方人虽有才华,然而多半轻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