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添加书签(永久书签)
听书 - 如果这是明史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9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A-
默认
A+
默认
绿色
蓝色
日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如果这是明史》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七章:倭寇流窜与战事-(1)

   1554年三月,太仓的海风依旧凛冽,吹得海边的枯草瑟瑟发抖。天空中乌云密布,仿佛一块沉重的铅板压在人们的头顶,预示着一场新的危机即将来临。

   倭寇们在太仓城中如饿狼般疯狂搜刮一番后,挟持着掠夺来的民船,仓皇入海,向着江北逃窜。他们的船只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破浪前行,船帆被海风吹得鼓鼓的,就像他们那充满罪恶的野心。这群海盗的脸上带着狰狞和贪婪,嘴里呼喊着杂乱的口号,手中挥舞着武器,仿佛在向世人宣告他们的恶行。

   当他们抵达江北后,通州如皋海门各州县瞬间陷入了血雨腥风之中。倭寇们如蝗虫过境,所到之处一片狼藉。他们冲进城镇,肆意掠夺百姓的财物,烧毁房屋,屠杀无辜。百姓们惊恐的尖叫声房屋燃烧的噼里啪啦声以及倭寇们的狂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人间地狱的惨景。街道上弥漫着浓烟,鲜血染红了石板路,妇女和儿童在角落里哭泣,老人们则绝望地看着自己的家园被摧毁。

   不仅如此,他们还将罪恶之手伸向了盐场。盐场本是百姓们赖以生存的重要场所,如今却被倭寇付之一炬。熊熊大火燃烧着,黑烟滚滚直上云霄,仿佛是大地发出的痛苦怒吼。盐堆在火焰中化为灰烬,盐场工人四处奔逃,不少人倒在了倭寇的刀下。

   部分倭寇在掠夺完江北地区后,甚至漂流到了青州徐州境内。这一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山东大地引起了轩然大波。山东百姓们原本平静的生活被彻底打破,他们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城镇中的人们纷纷紧闭家门,大街小巷空无一人,只有倭寇的马蹄声和脚步声在寂静中回荡。乡村里,农民们丢下手中的农具,带着家人躲进深山老林,田野里的庄稼无人照料,在风中无助地摇曳。

   在这一片混乱之中,朝廷做出了一系列人事调整。改任王忬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王忬站在浙江的土地上,望着这片自己曾经为之奋斗的土地,心中满是感慨。他想起了自己初到浙江时的情景,那时的沿海地区饱受倭寇侵扰,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于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抗倭工作中。

   在浙江任职期间,王忬展现出了非凡的领导才能和智慧。他目光敏锐,善于发现人才,毫不犹豫地推荐了卢镗。卢镗本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将领,却因种种原因被埋没。王忬看到了他的潜力,坚信他能在抗倭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当时,柯乔因事被关押,王忬经过仔细调查,认为他是被冤枉的,于是力排众议,释放了柯乔。这一举动不仅让柯乔感激涕零,也让其他将领看到了王忬的公正和果敢。

   王忬还积极激励诸将,他深知士气对于军队的重要性。他常常深入军营,与将领们促膝长谈。在一次军事会议上,他目光坚定地看着众将,说道:“诸位将军,倭寇之患一日不除,百姓便一日不得安宁。我们身为军人,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如今正是我们建功立业之时,大家要奋勇杀敌,莫要辜负了朝廷和百姓的期望!”将领们被他的话语所激励,纷纷表示要拼死作战。邓城刘堂孙敖等将领更是争相奋击,在战场上表现得异常英勇。他们率领着士兵们冲锋陷阵,追击败寇,毫不留情。邓城身先士卒,挥舞着长枪,每一次刺出都带着必杀的决心。他大声呼喊着:“杀倭寇,为死去的同胞报仇!”士兵们受到鼓舞,个个奋勇向前,喊杀声震天动地。在他们的努力下,许多败退的倭寇被处死,他们的名字也因此在军中传颂开来。

   王忬深知,要想彻底击败倭寇,不仅要依靠武力,还要从内部瓦解他们。于是,他多方侦探,不放过任何一个线索。他派出了无数密探,深入沿海各地,暗中调查那些为倭人充当内应的大奸之人。这些密探们乔装打扮,穿梭于大街小巷,与百姓们交谈,收集情报。一旦发现可疑人物,便立即上报。王忬亲自审讯这些嫌疑人,他目光如炬,仿佛能看穿他们的内心。面对确凿的证据,那些大奸之人纷纷认罪。王忬毫不手软,下令将他们逮捕并抄家。这一系列举措让倭寇失去了内应,他们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轻易地获取情报和物资。从此,倭寇们在茫茫大海上如同无头苍蝇,不知道大明的虚实,也不清楚该向何处进攻。而他们在海中的船只,由于得不到食品和火药的补给,常常陷入困境。粮食逐渐用尽,倭寇们开始人心惶惶,内部矛盾也日益加剧,许多船只不得不自行逃走。

   王忬还十分关注沿海地区的防御工事建设。他不辞辛劳地巡视没有城墙的各郡县,每到一处,他都会仔细观察当地的地形地貌,与当地官员和百姓商讨防御策略。他一边走,一边用手比划着,向众人解释城墙的重要性:“城墙乃防御之关键,有了坚固的城墙,我们便能有效地抵御倭寇的进攻。”他根据各地遇敌的缓急情况,制定了详细的修城计划。在修城过程中,他亲自监督工程进度,确保城墙的质量。他与工匠们一起劳作,搬砖运石,累了就坐在一旁休息片刻,然后又继续投入工作。在他的努力下,共修建了三十余处城墙。这些城墙如同一座座坚固的堡垒,守护着沿海百姓的安全。

   然而,杭州官员却因为烽火不时出现,每日集合城中居民登城防守。居民们每天早早地就要起床,登上城墙,手持简陋的武器,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他们疲惫不堪,心中满是抱怨。一位老者拄着拐杖,望着城墙外,无奈地说:“这倭寇何时才能被赶走啊?每日这样防守,实在是辛苦。”一位年轻的母亲抱着孩子,眼中含着泪说:“孩子他爹去外地做工了,我一个人带着孩子,还要来守城,这日子可怎么过啊?”众人纷纷点头,抱怨声此起彼伏。

   王忬得知此事后,皱起了眉头。他深知这样做不仅会让百姓疲惫不堪,还会影响士气。于是,他决定亲自去解决这个问题。他召集杭州官员开会,表情严肃地说:“我派人侦察明白,倭寇的动向我们都能及时掌握。大家不要担心临时防守来不及,我们应该合理安排兵力,而不是在敌人到来之前就盲目地让百姓守城,这样只会给自己找麻烦。”官员们听了他的话,觉得有道理,纷纷表示赞同。王忬接着说:“我们要相信我们的军队,他们有能力保卫杭州城。同时,我们也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让士兵们无后顾之忧。”在王忬的安排下,百姓们终于不用每日登城防守,一郡百姓都为此欢呼雀跃。他们对王忬充满了感激之情,纷纷称赞他是一位为民着想的好官。

   如今,王忬即将离去,前往大同任职。他心中虽然有些不舍,但他也明白,这是朝廷的命令,自己必须服从。他默默地收拾行李,心中默默祝愿浙江能够继续保持安宁。

   接替王忬的是徐州兵备副使李天宠。王忬离去后,浙江的局势逐渐发生了变化。起初,王忬保举卢镗为参将镇守福建,然而福建人却对卢镗心存嫉妒。他们四处散布谣言,弹劾卢镗“凶险不可用”。在舆论的压力下,卢镗最终被罢免。这一事件让沿海的抗倭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而那些沿海的大奸之人,看到王忬离去,又开始蠢蠢欲动。他们扬言“王忬命俞大猷直捣敌巢是错误的”,企图以此来动摇军心。他们在沿海地区四处传播谣言,蛊惑人心。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开始对王忬的决策产生怀疑,军中也出现了一些不稳定的情绪。但王忬不为所动,他坚信自己的决策是正确的。他对身边的人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抗击倭寇,只要对国家和百姓有利,我不在乎别人的流言蜚语。”

   不久,南京各官又保举卢镗,在众人的努力下,卢镗才得以再次被任命为参将,俞大猷则被任命为浙直总兵。这一系列的人事变动,让沿海地区的抗倭局势如同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航行的船只,时而平静,时而又掀起巨大的波澜。

   与此同时,朝廷任命南京兵部尚书张经总督浙江福建和南京地区的军务。当时,朝廷正在讨论征调狼兵土兵围剿倭寇。张经曾总督两广军务,在当地享有很高的威望,并且施行了许多惠政,深受狼兵土兵的爱戴和服从。因此,朝廷认为他是最合适的人选。

   张经接到任命后,深知自己责任重大。他站在书房中,望着墙上的地图,心中默默思考着作战计划。他目光坚定,神情严肃,心中充满了使命感。他暗暗发誓:“我一定要平定倭寇之乱,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他开始积极筹备围剿事宜,四处调集兵力,准备物资。他的动作迅速而果断,展现出了一位大将的风范。

网址:www.kxs.me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
next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