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张经在王江泾打败倭寇-(2)
周于德见状,大声呼喊着指挥军队作战。他挥舞着长枪,率先冲向敌阵,口中喊道:“将士们,随我杀敌,保卫苏州!”他的声音如洪钟般响亮,在战场上回荡,激励着士兵们的斗志。士兵们在他的带领下,纷纷冲向倭寇,与他们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然而,倭寇们的战斗力远超周于德的想象。他们训练有素,配合默契,而且异常凶残。在战斗中,倭寇们不断地变换战术,一会儿集中兵力攻击明军的左翼,一会儿又突然转向右翼,让明军措手不及。明军虽然人数众多,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和训练,逐渐陷入了被动。
在激烈的战斗中,周于德奋勇杀敌,他的长枪上下翻飞,每一招都带着强大的力量,不少倭寇在他的攻击下纷纷倒下。但他心中却充满了焦虑,他发现自己的军队在倭寇的攻击下开始出现混乱,士兵们的伤亡越来越多。他意识到,如果不尽快改变战术,这场战斗必败无疑。
就在周于德思考对策之时,突然,一名倭寇从侧面冲了过来,他手中的长刀高高举起,朝着周于德狠狠地砍了下来。周于德来不及躲避,只能用长枪去抵挡。只听“当”的一声巨响,火花四溅,周于德只觉得手臂一阵发麻,长枪差点脱手。他心中大惊,知道自己遇到了劲敌。
与此同时,镇抚苏宪臣也在战场上奋勇作战。他率领着一队士兵,与倭寇展开了殊死搏斗。苏宪臣身材矮小,但却十分灵活,他手中的宝剑舞得密不透风,如同一道银色的屏障,将倭寇们挡在外面。他的脸上溅满了鲜血,但眼神中却没有丝毫畏惧,只有坚定和愤怒。
然而,在倭寇的猛烈攻击下,苏宪臣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战友一个个倒下,心中充满了悲痛和愤怒。但他没有退缩,他知道自己必须坚守阵地,为了苏州城的百姓,为了大明的尊严。
突然,一名倭寇趁苏宪臣不备,从背后偷袭,一刀刺进了他的后背。苏宪臣瞪大了眼睛,口中喷出一口鲜血,缓缓地倒下。他的眼神中充满了不甘,他想大声呼喊,让士兵们继续战斗,但喉咙里却只能发出微弱的声音。
随着苏宪臣的倒下,明军的士气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士兵们开始惊慌失措,纷纷向后逃窜。周于德见状,心急如焚,他大声呼喊着让士兵们稳住阵脚,但此时的士兵们已经失去了战斗的意志,根本不听他的指挥。
倭寇们趁机发起了更猛烈的攻击,他们如潮水般向明军涌来。周于德在混乱中奋力抵抗,但终究寡不敌众。他的身上多处受伤,鲜血染红了他的铠甲。在一次抵挡倭寇攻击时,他的腿部被一名倭寇砍了一刀,他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此时的周于德心中充满了绝望,他知道自己已经无法挽回败局。他望着苏州城的方向,心中充满了愧疚,他辜负了百姓们的期望,没能保卫住这座城市。但他不甘心就这样失败,他握紧了手中的长枪,准备与倭寇们决一死战。
就在周于德准备拼死抵抗之时,突然,他看到一名倭寇举起长刀,朝着一名受伤的明军士兵砍去。那名士兵躺在地上,惊恐地看着倭寇,眼中充满了求生的欲望。周于德心中一紧,毫不犹豫地冲了过去,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那一刀。长刀深深地刺进了周于德的身体,他感到一阵剧痛,但他没有倒下。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长枪刺进了那名倭寇的身体,然后缓缓地倒下。
周于德的牺牲并没有让倭寇们停止进攻,他们在打败明军后,开始在苏州城周围肆意劫掠。贼兵们平分兵力,一路由齐门撞马头向北,转掠浒墅关长洲五都等地。这一路倭寇如一群饿狼般冲进了各个村庄和城镇,他们见人就杀,见财就抢,所到之处一片狼藉。
在浒墅关,倭寇们冲进了一个集市。集市上的人们惊恐万分,纷纷四处逃窜。但倭寇们很快就追上了他们,用长刀将他们砍倒在地。鲜血染红了街道,摊位被掀翻,货物散落一地。妇女们被倭寇们拖走,孩子们在一旁哭泣,他们的命运变得悲惨不堪。
长洲的一个小镇上,居民们听到倭寇来袭的消息后,纷纷躲进了家中。但倭寇们还是破门而入,将家中的财物洗劫一空。他们还残忍地杀害了许多居民,将尸体扔在街头。整个小镇弥漫着一股血腥的气息,仿佛变成了一座鬼城。
另一路倭寇由胥门木渎向南,转掠吴县横镇,战事逐渐扩展到常熟江阴无锡等地。他们在太湖流域纵横驰骋,出入太湖,如入无人之境。太湖周边的百姓们生活在恐惧之中,他们每天都提心吊胆,不知道倭寇什么时候会突然降临。
在吴县,倭寇们袭击了一个村庄。村民们奋起抵抗,但他们手中只有简陋的农具,根本不是倭寇的对手。倭寇们在村庄里烧杀抢掠,许多房屋被烧毁,村民们的生命和财产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横镇的百姓们试图组织起来抵抗倭寇,但由于缺乏组织和训练,很快就被倭寇打败。倭寇们在横镇驻扎下来,继续对周边地区进行劫掠。他们抢夺粮食牲畜,强奸妇女,无恶不作。
常熟江阴无锡等地也遭受了倭寇的严重侵扰。城市的城墙被攻破,百姓们纷纷逃亡。许多家庭在逃亡过程中失散,父母失去了孩子,孩子失去了父母。田野里的庄稼无人收割,在秋风中枯萎,预示着来年的饥荒。
川沙洼的倭寇也在此时蠢蠢欲动,他们侵犯闸港周浦。佥事董邦政和游击周藩得知消息后,率领军队前往迎击。董邦政身材消瘦,但眼神中透着精明和果断。他深知倭寇的凶残,在战前对士兵们进行了一番激励:“将士们,今日我们面对的是凶残的倭寇,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我们是大明的军人,守护百姓是我们的职责。我们要与倭寇决一死战,为死去的同胞报仇!”
士兵们听了董邦政的话,士气大振,纷纷表示要与倭寇战斗到底。周藩则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将领,他手持大刀,骑在马上,神情严肃。他对董邦政说:“董佥事,倭寇狡猾多变,我们要小心应对。”董邦政点了点头,然后率领军队向闸港进发。
当董邦政和周藩率领军队赶到闸港时,看到倭寇们已经在岸边列阵。倭寇们看到明军到来,发出一阵狂笑,仿佛根本不把明军放在眼里。董邦政心中愤怒,他大声喊道:“放箭!”士兵们纷纷拉弓射箭,箭矢如雨点般向倭寇射去。倭寇们举起盾牌抵挡,但还是有一些倭寇中箭倒下。
然而,倭寇们并没有被明军的攻击吓倒,他们在首领的指挥下,迅速发起了反击。他们一边用盾牌抵挡箭矢,一边向明军冲来。董邦政见状,立即命令士兵们准备近战。
两军很快就短兵相接,战场上顿时响起了激烈的金属碰撞声。董邦政挥舞着宝剑,与一名倭寇展开了激烈的搏斗。那名倭寇身材高大,力大无穷,他的长刀舞得虎虎生风,每一招都带着强大的力量。董邦政灵活地躲避着倭寇的攻击,寻找着破绽。
周藩也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他的大刀在手中上下翻飞,砍倒了一个又一个倭寇。他大声呼喊着:“杀!杀!杀!”他的声音如雷贯耳,激励着士兵们的斗志。
但在战斗中,明军渐渐发现倭寇们的战术非常灵活。他们时而分散攻击,时而集中兵力突破明军的防线。明军士兵们开始有些应接不暇,队伍逐渐出现了混乱。
突然,一名倭寇从侧面冲向周藩,周藩来不及躲避,被倭寇的长刀砍中了手臂。他手中的大刀差点掉落,他忍痛继续战斗。但此时,他的伤口不断流血,影响了他的战斗力。
董邦政看到周藩受伤,心中一惊,他想要去支援周藩,但自己也被几名倭寇缠住。他奋力摆脱倭寇的纠缠,向周藩冲去。
就在这时,明军队伍中突然传来一阵惊慌的呼喊声。原来是一些士兵看到倭寇如此凶残,心中产生了恐惧,开始向后逃窜。这一逃,带动了更多的士兵,明军的阵脚顿时大乱。
周藩看到士兵们溃逃,心中焦急万分。他想要稳住阵脚,但此时他的伤势越来越严重,已经无法控制局面。他望着董邦政,大声喊道:“董佥事,快走,不要管我!”董邦政心中悲痛,他知道此时如果不撤退,将会全军覆没。他咬了咬牙,率领着一部分士兵开始撤退。
周藩则继续留在战场上,与倭寇们战斗。他的身上多处受伤,但他依然顽强地抵抗着。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为了大明的尊严,死也要死在战场上。最终,周藩在战斗中英勇牺牲,他的尸体倒在血泊中,手中还紧紧握着大刀。
倭寇们打败董邦政和周藩的军队后,驻于石塘桥,继续在昆山石浦等地流窜劫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