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添加书签(永久书签)
听书 - 如果这是明史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9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A-
默认
A+
默认
绿色
蓝色
日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如果这是明史》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三章:刘大夏的对答-(1)

   1502年的正月,京城的天空中还弥漫着丝丝寒意,阳光努力地穿透云层,洒下微弱的光芒。皇宫之内,一片庄严肃穆。

   年轻的朱祐樘朱祐樘身着明黄色的龙袍,端坐在内宫暖阁之中。他的面容英俊而坚毅,眼神中透露出睿智与果敢。朱祐樘心中牵挂着国家的命运和百姓的福祉,深知吏治的重要性。

   此时,他想到了兵部尚书马文升,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臣,以正直和能干著称。朱祐樘决定召见马文升,共同商讨吏治之事。

   马文升接到朱祐樘的召见,心中既紧张又兴奋。他整理好衣冠,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向内宫暖阁。马文升身材高大,面容严肃,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沧桑的痕迹,但他的眼神依然坚定而明亮。

   当马文升走进暖阁,看到朱祐樘那威严的身影时,他连忙跪地叩拜,恭敬地说道:“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祐樘微微抬手,示意马文升起身。他看着马文升,语气严肃地说道:“马爱卿,朕今日召见你,是为了考课天下官吏之事。如今国家需要贤能之士,吏治必须清明。把全国凡是可以朝觐朱祐樘的官员名单,全都要汇集编制成册,爱卿你要留心逐个访查,既不要放纵太宽,也不要苛责冤枉,该提升的便提升,该罢免的就罢免。”

   马文升听着朱祐樘的嘱托,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他深知此事关系重大,关乎国家的兴衰。他再次跪地叩拜,郑重地说道:“陛下这样励精图治,这是祖宗社稷的福分,臣怎敢不尊命!”

   朱祐樘满意地点点头,他从龙椅上站起身来,走到马文升面前,亲手扶起他。朱祐樘看着马文升那坚定的眼神,心中充满了信任。他对身边的内宫女官说道:“搀扶着马尚书,把他送到宫室外面的台阶以下。”

   女官们连忙上前,小心翼翼地搀扶着马文升。马文升感受到朱祐樘的关怀,心中充满了感动。他在女官的搀扶下,缓缓走出暖阁,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不辜负朱祐樘的期望,认真做好考课官吏之事。

   马文升离开皇宫后,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他召集手下的官员,详细地布置任务。他要求大家务必认真负责,仔细查阅每一个官员的档案,了解他们的政绩和品行。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马文升和他的团队日夜忙碌,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们走访各地,听取百姓的意见,调查官员的实际表现。马文升深知,只有做到公正无私,才能真正选拔出贤能之士,为国家效力。

   而在各地,官员们也感受到了这次考课的压力。那些平时兢兢业业为百姓办实事的官员,心中充满了期待,希望能够得到提升和认可。而那些贪污腐败无所作为的官员,则心中惶恐不安,担心自己被罢免。

   在一个小镇上,一位年轻的县令正在为百姓解决纠纷。他面容和善,态度诚恳,耐心地倾听着百姓的诉求。这位县令名叫李明,他自上任以来,一直致力于改善民生,修建道路兴修水利,深受百姓的爱戴。

   当他得知朝廷要考课天下官吏时,心中虽然有些紧张,但他相信自己的努力会得到认可。他继续坚守岗位,为百姓服务。

   而在另一个地方,一位知府却在为自己的前途担忧,他平日里贪污受贿,欺压百姓,政绩一塌糊涂。他知道自己这次肯定难逃被罢免的命运,于是他开始四处活动,试图贿赂马文升的手下,以保住自己的官位。

   马文升得知了这个知府的行为后,非常愤怒。他决定亲自去调查这位知府的情况。当马文升来到该知府的辖区时,看到的是一片破败的景象。百姓们生活困苦,怨声载道。

   马文升立即召见该知府,严厉地斥责他的所作所为。这个知府吓得浑身发抖,跪地求饶。但马文升毫不留情,决定将他罢免,并依法追究他的责任。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马文升和他的团队终于完成了考课任务。他们将考课结果呈递给朱祐樘朱祐樘。朱祐樘认真地阅读着每一个官员的评价,心中对马文升的工作非常满意。

   这次考课,朝廷裁汰不称职的官员二千多人,个个都处置适当。

   在这个时候,两广总督刘大夏被召回京师,任为兵部尚书。这一消息如同春风一般迅速传遍了整个朝廷,朝廷内外的人们都对朱祐樘的用人之明深感钦佩。

   多年来,刘大夏一直致力于为国家和百姓谋福祉,以安内攘外为己任。他在广东和广西任职期间,兢兢业业,为当地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不适,他多次乞请退休离职,但朱祐樘都没有允准。这一次,他被召回京师,心中既充满了感激,又感到责任重大。

   当刘大夏接到任命的那一刻,他的心中感慨万千。自己肩负着朱祐樘的信任和百姓的期望,必须全力以赴,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整理好行装,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担忧,踏上了回京的路途。

   在回京的路上,刘大夏的心情十分复杂。他回想起自己在两广的岁月,那里的百姓生活困苦,他曾努力为他们解决问题,但仍感到力不从心。他深知,国家的问题不仅仅在两广,而是遍及全国。他担心自己能否胜任兵部尚书这个重要的职位,能否为朱祐樘排忧解难,为百姓谋得幸福。

   终于,刘大夏到达了京城。他身着官服,精神抖擞地走进朝堂,向朱祐樘谢恩。朱祐樘朱祐樘坐在龙椅上,面容英俊,眼神中透露出睿智和威严。他看着刘大夏,心中充满了期待。

   朱祐樘把刘大夏召入内殿,亲切地问道:“朕一向重用爱卿,而爱卿多次以有病为由加以推辞,这是什么原因呢?”刘大夏微微低下头,恭敬地回答道:“陛下,臣已经老了,而且真的有病。现今天下民穷财尽,万一有什么不可预料的事情发生,责任就在于兵部。臣自我揣度力有不足,所以推辞。”朱祐樘听了刘大夏的话,陷入了沉思。他知道刘大夏是一位忠诚正直的大臣,他的话一定有其道理。

   过了几天,朱祐樘又召见刘大夏,问道:“现今征收税赋,征发徭役,都比较适当,你为什么还说民穷财尽?”刘大夏抬起头,看着朱祐樘,坚定地回答道:“陛下,我只是说现今征收税赋,征用徭役,没有一定之规。至于其他的,臣还没有说到。就拿臣在两广来说,朝廷每年向广西要铎木,又在广东收购香药,光这两项费用就在万钱以上。”朱祐樘皱起了眉头,他没想到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竟然会给百姓带来如此沉重的负担。

   朱祐樘说:“那是过去的事情,现在这些征敛都已停止。其他的征敛,可以一一讨论,加以改革。”刘大夏听了朱祐樘的话,心中感到一丝欣慰。朱祐樘是一位开明的君主,愿意听取大臣的意见,为百姓谋福祉。

   有一天,朱祐樘又问刘大夏:“各个卫所的兵卒是不是都很强悍勇武,可以调用呢?”刘大夏微微摇了摇头,回答道:“陛下,前几天我是说了民穷,而兵卒生活贫困更甚于百姓,至于强悍勇武那就更谈不上了。”朱祐樘感到十分惊讶,他问道:“兵卒在卫所有月粮,成守征伐有行军粮饷,怎么能说兵卒生活很苦呢?”刘大夏答道:“江南困于漕粮转运,江北困于京团营的操练演习,其他地方的困难还不止这些。而且,所谓月粮行军粮饷,有一半都被将帅克扣,兵卒的生活怎么能不困难呢?”朱祐樘听后,深为叹息,他感慨地说:“朕在位已经很久,可是这些事情都不知道!怎能称得上是为民作主啊!”

   朱祐樘决定要改变这种状况,他命令九卿大臣,各以其主管的职事说说在军民百姓中朝廷的弊政,尔后加以改革,选择可以推行的,再加推行。

   十个月后,此年的冬天来得格外早。寒风凛冽,吹得京城的大街小巷一片萧瑟。

   皇宫之中,朱祐樘身着明黄色龙袍,端坐在御书房内,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在思索着什么重大的事情。他的眼神中透露出睿智和坚毅,作为一国之君,他时刻关心着国家的安危和百姓的福祉。

   此时,朱祐樘心中突然涌起一个想法,他想要在京附近地区操练兵马,以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这个想法一经提出,身边的太监大臣们纷纷赞成。他们有的点头哈腰,满脸谄媚地说道:“陛下圣明,此举必将大大提升我朝的军事实力,震慑四方。”有的则挺直了腰板,一本正经地附和道:“陛下高瞻远瞩,京畿之地操练兵马,实乃国家之幸。”

   然而,朱祐樘并没有被这些人的奉承所迷惑,他深知此事关系重大,必须慎重考虑。于是,他想到了刘大夏,这位忠诚耿直的大臣,在朝中素有威望。朱祐樘决定问问刘大夏的意见。

   刘大夏此时正在自己的府邸中,手捧着一本古籍,认真地阅读着。他的书房布置得简洁而素雅,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散发着淡淡的墨香。刘大夏面容清瘦,眼神中透露出睿智和坚定。他一生为官清廉,心系百姓,为国家的繁荣稳定尽心尽力。

   突然,宫中的太监匆匆而来,传旨让刘大夏进宫面圣。刘大夏放下手中的书籍,整了整衣冠,跟随太监来到了皇宫。

   御书房内,朱祐樘见到刘大夏,微微点头,示意他坐下。然后,朱祐樘缓缓开口道:“刘爱卿,朕欲在京附近地区操练兵马,众人皆赞成此事。朕想听听你的看法。”

   刘大夏沉思片刻,恭敬地回答道:“陛下,在京西保定这个地方,就设有一个都司,由它统领五个卫。臣想祖宗的圣思,也是有这个意思的。”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充满了自信。

   朱祐樘听了刘大夏的话,微微点头,若有所思。他站起身来,在书房中来回踱步,思考着刘大夏的建议。过了一会儿,他停下脚步,看着刘大夏说道:“你的建议甚有道理。那就将保定的两个军一万人发还本卫,进行操练。”

   刘大夏心中一喜,他知道自己的建议得到了朱祐樘的认可。然而,他也明白,此事并非一帆风顺,必然会遭到一些人的反对。

   果然,不久之后,有人制造流言蜚语,并把这些话写在纸上,贴在宫门。一时间,皇宫内外议论纷纷。

   朱祐樘得知此事后,龙颜大怒。他立刻召见刘大夏,把那张纸帖拿给他看,并说道:“宫门怎是外人可以到的地方?我想必定是宫内中臣因为他们的子弟不得进入京团营当兵而怀有怨愤,所以才干这种事。”

   刘大夏接过纸帖,仔细看了看上面的内容,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愤怒。这些流言蜚语是有人故意为之,目的就是为了破坏朱祐樘的决策。他抬起头,看着朱祐樘,坚定地说道:“陛下,臣一心为国家着想,绝无半点私心。这些流言蜚语,定是别有用心之人所为。请陛下明察。”

   朱祐樘看着刘大夏,眼中露出信任的目光。他点了点头,说道:“朕相信你,刘爱卿。你不必在意这些流言蜚语。”

网址:www.kxs.me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
next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