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永乐年间倭患及相关事件-(2)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明军生擒数百人,斩首一千多人。也有个别逃脱跑到船上的倭寇,企图乘船逃走,但又被江隆等人追到,最终无一人漏网。
凯旋后,将士们围在刘江身边,心中对刘江在战斗中的指挥策略充满了好奇。
“将军您见到敌人时,神态安闲,只是命战士吃饱饭喂饱战马。到临阵作战时,装出真武大帝披开头发的模样。等到敌兵入空堡,不攻杀反而放走他们,都是为什么呢?”一名士兵忍不住问道。
刘江看着将士们,微笑着解释道:“走投无路的强盗远处攻来,一定疲惫而且饥饿,我以安逸饱食的士兵对付又饿又累的敌人,这本来就是抵御敌人的常道。敌人开始列成蛇阵鱼贯来攻,我披散头发作此模样,是为了镇服他们,这是愚弄敌人的耳目以鼓士卒锐气的手段。敌人入堡后,已无退路,若我们强攻,他们必然会死战到底,我军未必没有伤亡。敌军出动,放出生路,就是‘围师必缺’之意,让他们心存侥幸,从而放松警惕,这样我们才能更轻松地将他们消灭。这些都是兵法中的策略,只是诸位此前未领会而已。”
将士们听了刘江的解释,纷纷点头称赞,对刘江的军事智慧佩服得五体投地。
此事上报朝廷后,朱棣大喜。他坐在皇宫的大殿上,看着刘江的战报,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刘江此次大破倭寇,战功卓著,实乃我大明之福。”朱棣说道。
于是,朱棣下诏褒奖刘江,封刘江为广宁伯,子孙世袭,将士们也各有一定赏赐。这一消息传遍了整个辽东地区,百姓们欢呼雀跃,纷纷称赞刘江是他们的救星。
在此之前,元朝末年沿海地区海盗兴起,张士诚方国珍余党引导倭寇出没海上,他们如蝗虫一般,所到之处,焚居民,掠财物,北起辽东沿海山东,南到福建浙江广东东部,沿海地区,无年不受其害。百姓们生活在恐惧之中,海边的村庄时常遭到倭寇的袭击,许多家庭家破人亡,沿海的经济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而刘江的望海埚大捷,让倭寇们尝到了苦头,他们的嚣张气焰被大大打击,稍有收敛不敢大举入侵。但沿海地区的小规模侵盗,也因倭寇的分散和隐蔽性,难以在短时间内根绝。
二十年后的四月,浙东大地本应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田野里,麦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村庄中,桃花盛开,粉色的花瓣随风飘落,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绚丽的花毯。阳光洒在大地上,温暖而明媚,人们在田间辛勤劳作,孩子们在村头嬉笑玩耍,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与安宁。
然而,平静的表象下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在遥远的海上,一群心怀不轨的倭寇正蠢蠢欲动。这些倭人,长期在海上漂泊,他们身形彪悍,眼神中透着贪婪与凶残。他们的船只在海浪中穿梭,船上满载着从我国沿海地区掠夺来的土特产和通过各种非法手段获取的兵器,正向东航行。
当他们远远地看到我方的官兵巡逻船只时,狡猾的倭寇们立刻收起了狰狞的面目,脸上堆满了虚伪的笑容。他们谎称是来朝贡的使者,船只上装满了向大明朝贡的珍贵物品。由于之前他们曾多次用这样的手段蒙混过关,我方官兵在没有充分核实的情况下,放松了警惕。
“看他们的样子,应该是来朝贡的,不必过于紧张。”一位年轻的官兵说道。
“是啊,之前也有过类似的情况,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另一位官兵附和道。
就这样,倭寇们在我方毫无戒备的情况下,悄悄地靠近了浙东沿海地区。
当他们到达桃渚附近时,这群恶魔终于露出了狰狞的真面目。他们如恶狼般扑向毫无防备的桃渚城,一时间,喊杀声哭喊声打破了原本的宁静。倭寇们手持锋利的长刀和各种兵器,见人就砍,遇物就抢。他们首先冲向官府,将官府中的财物洗劫一空,珍贵的文书档案被他们肆意践踏,桌椅板凳被砸得粉碎。
桃渚城的居民们惊恐地四处逃窜,但他们怎能跑得过这些凶残的倭寇。倭寇们在城中肆意纵火,大火迅速蔓延,烧毁了无数的房屋。滚滚浓烟弥漫在天空中,刺鼻的气味让人呼吸困难。那些来不及逃离的居民,被倭寇残忍地杀害。他们的尸体横七竖八地倒在街头巷尾,鲜血染红了地面。
倭寇们还不满足于杀戮和抢劫,他们开始驱掠少壮之人。年轻力壮的男子被他们用绳索捆绑起来,像驱赶牲畜一样将他们赶到船上,准备将他们贩卖为奴隶。而那些手无寸铁的老人妇女和孩子,则成为了他们发泄兽欲的对象。
在城中的一个角落里,一群倭寇正围着一个婴孩,他们将婴孩绑在高高的竿子上,脸上露出扭曲的笑容。婴孩发出撕心裂肺的啼哭号叫。但倭寇们却拍手取乐,他们的笑声如同恶魔的咆哮,让人毛骨悚然。
不远处,另一些倭寇抓住了一名孕妇。他们围着孕妇,七嘴八舌地猜测她所怀是男是女。孕妇惊恐地哭泣着,苦苦哀求他们放过自己和腹中的孩子。但倭寇们却无动于衷,他们拿出长刀,只为了检验他们的猜测是否正确,然后根据结果决定该谁喝酒。孕妇的鲜血喷涌而出,她和腹中尚未出世的孩子就这样惨死在倭寇的刀下。整个桃渚城,变成了人间炼狱,骸骨堆积如山,惨不忍睹。
消息迅速传到京城,朱祁镇听闻倭寇在浙东犯下的暴行,愤怒地拍案而起。他坐在皇宫的大殿上,脸色铁青,双手紧握拳头,眼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
“朕绝不能容忍这些倭寇如此残害朕的子民!”朱祁镇怒吼道。
他立刻下诏,命令沿海各地全力防御倭寇。“传朕旨意,即刻派重兵驻守沿海要地,加强防御工事,增建城堡,务必确保沿海百姓的安全。同时,要加强侦察力量,密切关注倭寇的动向,绝不能让他们再次得逞。另外,集合部队轮流屯驻海上,主动出击,打击倭寇的嚣张气焰!”朱祁镇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充满了威严和决心。
各地将领接到旨意后,纷纷行动起来。他们率领着士兵们奔赴沿海地区,开始紧张地修筑城堡加固城墙。士兵们日夜奋战,搬运石块木材,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将领们亲自指挥,严格监督工程质量,确保每一座城堡都坚固无比。
在沿海要地,重兵驻守,士兵们手持武器,警惕地注视着海面。瞭望台上,哨兵们目不转睛地观察着远方,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迹象。一旦发现倭寇的踪迹,就立刻发出警报。
同时,侦察部队也开始活跃起来。他们化装成渔民商人等各种身份,深入沿海地区和海上,收集倭寇的情报。他们小心翼翼地接近倭寇的据点,观察他们的船只数量人员装备等情况,然后将这些情报迅速传递回营地。
而屯驻海上的部队,则驾驶着战船,在海上巡逻。他们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破浪前行,时刻准备与倭寇展开战斗。一旦遇到倭寇,就毫不留情地发动攻击。战船上火炮轰鸣,箭矢如雨,向倭寇的船只射去。士兵们奋勇杀敌,与倭寇在海上展开激烈的搏斗。
在朝廷和各地军队的共同努力下,倭寇们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他们发现自己不再像以前那样轻易得手,每次行动都面临着重重困难和危险。随着防御力量的不断加强,倭寇的袭击逐渐减少,浙东地区的局势也渐渐平息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