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我要当会长2-(1)
对于江津县的商业,王景江这段时间也是具体了解过的。
江津县是一个农业县,每年收工商税,都收不到5万银元,其中大头就是酒税,酒税是收销售额的30%,这一笔钱还是不少的。
江津县工厂还是有一些的,煤矿厂就有7个,还有些小的煤矿,一年产量也有2万吨左右,满足县里的需求是没有什么问题了。
纺织厂一座,员工有300多人,已经成立好几年了,算是开一地之先河,都是些手工织布机,开工也是看天气。
生丝厂也有一座,不是很大,其他能够说出名头的,已经没有了,这一时期江津县的工业情况也就这么一些。
如果按王景江后世的记忆,江津想要有大发展,那还是要等到迁都以后,迁来了不少工厂,那个时候工业才算起步,但电力匮乏,装机量也就300千瓦不到,工业程度可见一斑。
对于阿美莉卡众人现在知道了不少,因为王景江就是阿美莉卡大学毕业的,这边离重庆也不远,大家投其所好,也了解了一下阿美莉卡这个国家。
列强,强国,工业化程度高……得到的消息都是阿美莉卡是如何如何的强大。
一个个也都静下来听王景江接下来要说的话,王景江继续说道:“诸位都是江津县比较有实力的,手里的银子可谓大把,但是守着这样的银子能干什么呢?
现在各地都是军阀混战,拿着这么多钱,在很多人眼里,那可谓是香饽饽,都想将诸位一口吞下。
这样的情况如何才能避免呢,我给诸位的建议,那就是办实业,只要诸位愿意办实业,手底下有了一棒子人吃饭,你们的实力自然也就是了不起了。
各位只要不违法乱纪,自然是没有人会垂涎诸位了。”
这话当然说的是面子话,这些人是没得选的,官场上要是没靠山,迟早是要被吃干抹净的。
机会王景江还是要给他们的,不然这些人怎么会花钱来办实业。
只要肯花钱办实业,王景江也可以成为这些人的靠山。
“办实业这种事情,诸位应该也是有所了解的,毕竟“实业救国”这个口号也流传了好多年。
这些年有些人办实业破了产,但也有不少人,办实业发了家,一步步爬上了更高的位置。
别人可以,诸位自然也是可以的。
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了,说再多,也不如行动起来有用。
我本人回国,就是想一展平生之所学,一个国家一个地方想要富裕,想要强大,实业是必不可少的。
大家也不要觉得我吹牛,前段时间,我到重庆去,已经在为办实业而做准备了。
本官既然在江津县主政一方,自然是要带头创办实业的,我是准备在江津县创办一些工厂的,过些时日,诸位就可以看到我从洋人手中买回来的机器。
后续本人还会在江津县加大投资,继续创办实业,来发展江津。
有道是独木难成林,江津县如此之大,人口众多,光靠我一个人来发展实业,那肯定是不够的,还是要诸位参与进来。”
江津县有近80万人口,这么多年的财富积累,王景江估计现银有500万银元以上,只多不少。
这是一笔很可观的财富,如果这笔钱拿出个一两百万银元出来做实业,江津的发展,那就不可估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