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江津县情况-(1)
这个外挂,可是给王景江出了天大的难题,而王景江又不得不解决这个难题。
国有或集体所以,又是否可行,王景江还要等后面尝试才知道。
要是不行,那就只有想其他办法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县衙的人一起吃的饭,孔尚仁就说道:“县长,江津县的大致情况,我刚刚梳理了一下,很是不好。
县里面值得注意势力,我也大致找县衙的一些老人问了问,发现江津县混乱不堪。”
江津县不是个好地方,王景江是早有预料的,好地方不会这么便宜:“你慢慢说,你先说说县里拥有的土地有多少,还有户籍人口等情况也说说。”
孔尚仁好好想了一下:“县里有土地大约3600亩,还有一些公田,有些也是挂在县里的,差不多6000亩,其余的山林湖泊也是不少,但具体的没有统计,有多少还是未知。”
王景江点了点头,耕地这一块算是对上了,1000亩耕地提供1点势力值,江津县耕地提供了93势力值,应该是有9300亩左右。
孔尚仁说有9600亩,也只说了个大概,另一点就是以前统计的数据,到了现在可能有些误差。
这就跟王景江预想的是一样的,只是没想到县里竟然还有些资产没有售卖。
孔尚仁继续说道:“户籍人口这一块,我也看了下县里这几年的统计,情况不是很好。
江津县是一个大县,根据现在的统计,巅峰时期是民邦七年,那个时候有人口85万余人,这些年历经战乱,加上前两年的统计,预估现在有79万余人。
不过具体多少,还是要好好统计统计才行。
另外一点就是税收,今年是民邦十四年,可江津县的税收已经收到了民邦二十一年,目前县里工资都还没有发放,都是嗷嗷待哺……”
孔尚仁将江津县的基本情况跟王景江好好说了一下,王景江也是深感棘手。
没钱就是个大问题,没有钱什么事情也干不了,更何况税收都收到7年以后了,再收税,老百姓也受不了。
上任县长就是因为收税被县里的人告状,丢了官职,吃了挂落。
“县里就没有什么来钱的渠道了?”王景江向孔尚仁问道,作为一个老练的师爷,王景江相信孔尚仁这点办法还是有的。
“县长,这点我也是想过了,目前县里最好来钱的名义,那就是剿匪,以剿匪的名义,向全县摊派,短期内就能维持县里的运行。
这一时期,只要能够剿灭一股土匪,就能赢得百姓的信任和爱戴,再接着收钱,接着剿匪,县里很快就能恢复秩序,我们后面也可以收一些商税。”
王景江惊奇的问道:“这边匪盗已经如此严重了?”
“县长,我刚刚找一些老人了解了一下,江津这边匪盗可谓是猖狂至极,土匪势力也是不少。
四年前,黔军入境,驻扎江津,后面蜀黔两军在江津展开争夺战,历经好几场恶战,黔军才退出蜀地。
自那以后,江津就匪盗突起,三年前,巨匪杨老三,召集百余人,就敢攻打江津县城,大战好几个小时,县城才将杨老三一众打退,却没有留下一人。
后面几年,年年有乡镇遭土匪洗劫,杀人无算,被掳走的人也不少。
在江津县流传的匪类,有名的就有7支,其他不知名的,也有不少。
不过以我多年的经验来看,其中肯定会有不少是百姓活不下去,忙时为农,闲时做匪,这类是最好对付的。”
江津县这么大一个县,蜀地又多山,闹土匪是很正常,王景江就当过麻匪。
只是这边的土匪比较猖狂,都敢攻打县城,洗劫乡镇,而不是在过道上进行劫掠。
可想而知,这边的治安已经坏到何种程度了。
“县里的民团呢,还有政警还有多少的?”
“县里民团就200余人,政警这些就是维护一下集市的治安,这些人是不参与战斗的,各地没有这样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