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权力的边缘-(1)
林尧自从接管兵权后,朝堂上的气氛变得愈加紧张。虽然他在皇帝的支持下暂时获得了部分兵权,但李景昊并未因此收手,反而在暗中加紧了对林尧的压制。此时的林尧,已不再是那个单纯致力于改革的文官,他的肩头负担起了更为沉重的责任。
林尧看着手中摊开的地图,眉头紧锁。京城的防线已经完全重新布置,而周边的藩地也在他的调度下逐步加强了防守。然而,正如他所料,李景昊并未坐视不管,反而在短短几天内,利用他手中的影响力,通过一系列朝堂上的操作,暗中挑起了对林尧的质疑。
"陟罚臬令,分庭抗礼。" 林尧低声自语,重复着那句曾让他自信满满的话语。然而,随着兵权的掌握,他开始体会到那种如同背负千斤的沉重感。每一次作出决策,每一个命令的下达,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命运。
“林大人。”一名亲卫打破了沉默,他走进书房,语气低沉,“今日宫中,已有几位大臣开始传出言论,质疑您的能力和用兵是否妥当。”
林尧的目光冷了下来。他早已预料到,李景昊等人的反扑会来得很快。朝堂上有着无数的利益纠葛,一旦林尧掌握兵权,便意味着他与那些反对者的矛盾激化。
“知道了,继续观察。”林尧淡淡回应,但心中却在快速思索应对之策。
李景昊虽然表面上已承认了林尧的兵权,但他并未放弃自已的棋局。暗中,他已经开始游说朝中大臣,尤其是那些掌握地方势力的大臣。通过金钱权利甚至婚姻等手段,他迅速拉拢了几个重要的势力。
“林尧不过是一个文官,虽有改革之志,但缺乏足够的决断力和狠劲。若是让他执掌兵权,必定是国家的祸害。” 李景昊对一位与他志同道合的大臣低声说道。
这番话让那位大臣心动。他知道,李景昊的势力非同小可,而若能站在他这一方,将会得到更多的好处与机会。而且,林尧虽然有改革的魄力,但在许多人的眼中,仍然缺乏一种足以带领国家走向辉煌的真正统治力。
“若是有机会,我们该如何应对?”那位大臣问道。
李景昊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机会,总会有的。只是时间问题。”
虽然林尧并未意识到李景昊的计谋已开始在背后悄然展开,但朝堂上的风头却越来越不利于他。越来越多的议论开始质疑他的决策和处事方法,尤其是他在兵权方面的举措。许多大臣私下里开始提出,如果林尧继续这样胡乱调兵,恐怕会给国家带来无法预料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