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发热那点儿事-(1)
“好久没回来了,最近还有什么疑难杂症没有?”林北伸了懒腰,瘫坐再沙发上。
白鸽说道:“没有了,这个属于比较奇怪,我现在好奇,中医是怎么看待发热的?”
“呃……这里首先区分一个概念,发热和发烧是不一样的,西医认为发烧了才叫发热,中医不一样,发热不是单独指发烧,不发烧也可以是发热。”
“不发烧怎么能算是发热呢?”
“就比如,你明明不发烧,体温正常,但是感觉浑身热的难受,中医叫烦热,就是浑身发热,感觉烦躁烦闷,有点闷热的那种感觉。虽然体温正常,但也属于发热。”
“那怎么治疗呢?”
“首先是一个虚实的问题,这有什么区别呢,实证是热邪盛实,虚证是没什么热邪,自己虚导致的。比如发高烧,一般情况讲是实证,但是这个患儿虽然发高烧,但也是虚证,这个一会具体说,实证好治,清热就行了,虽然高烧,但很容易退,虚证就不一样了,虚证一般是低烧,但是那种反复低烧,或者前面说的那种,体温正常,自己感觉烦热,都属于虚热。
你光知道虚热还不行,你还要知道究竟是哪虚了,我的经验就是分为阴虚发热,气虚发热,血虚发热,阳虚发热。或者气阴两虚夹杂出现等等。”
“那不就是八纲辨证吗,阴阳,寒热,虚实,表里。”
“没错,下一步就是辨表里,具体点就是病位的问题,比如热在表,就是热邪刚刚入侵到皮毛,口鼻,还没往下走,解表就行了。一旦入里,最先入肺,这个是病位在肺,如果大便干结,腹部硬满,说明由肺入胃,如果同时是实证的话,就需要大承气汤泻下清热。”
“这么麻烦,听的脑袋都晕了。”
“这么说吧,用你们西医的话来讲,上呼吸道感染就是表证,肺炎就是里证。一个外邪入侵,病变的部位在相对浅表的地方,一个深入到了脏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