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添加书签(永久书签)
听书 - 一个阴阳先生的真实记录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9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A-
默认
A+
默认
绿色
蓝色
日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一个阴阳先生的真实记录》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203章 射覆-(1)

   这四个女学生虽然年纪不大,但说起话来比较泼辣。

   说得再直白点,就是粗俗。

   她们围在老者摊位前并不算命,反而就像在审视某种充满戏剧性的商品一样打量着老者,紧接着又开始问起了各种挑衅意味的问题:

   “你说你什么都能算?升学?考试?事业?财运?婚姻?”

   “喂,算卦有这么神吗?”

   “得了吧,现在谁还信这个呀!我看还不如星座和塔罗牌看得准呢!”

   老者闻言,十分恼怒。

   但他显得朴实大度,只是勉强笑了笑,没跟这些孩子一般见识。

   可谁知这几个女学生仍旧不依不饶,又当着好多人的面刁难起了他来:

   “你要是算的这么准,干嘛不算算自己什么时候能发财呢?一把年纪了还出来摆地摊……”

   “嘻嘻,这样吧,你猜猜我这口袋里装的什么,你要是能猜出来,我就给你算卦的钱!”

   一个留着那种等离子烫发型像棵垂杨柳的女学生开口发话了。

   并且一边说着,一边还从自己的皮裤裤兜里,掏出了一张10块钱出来。

   这几个女学生看热闹不嫌事大,仗着年轻,说话也没个把门的。

   她们所问的问题,都带着极强的戏谑和调侃味道,别说是当事人,摆地摊的老人家了,就连我这个看客,听后都觉得恨的牙痒痒。

   不说别的,出门在外,人与人之间应该有最起码得尊重,特别是你跟对面不认识的情况下。

   但这几个女学生张口闭口,话里都带着刺儿,将来肯定会吃亏的。

   被这几个女学生一闹,原本冷清的卦摊一下子变得热闹了起来。

   这一幕,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围观。

   当然,所有人都是来看热闹的。

   见围着这么多人,而且还是让他猜女孩口袋里装着什么东西,老者多少也有点慌了神,但故作镇定的没再理会这些人,反而从地上拿起已经被茶水染成深灰色的玻璃杯,喝起了茶来。

   见此情形,我也没说话,反而根据现在的时间起了一个奇门局。

   既然对方想要让人猜她左侧口袋里装的什么,那不妨测测。

   这种以卦猜物的游戏,叫射覆。

   这种占卜游戏在古代还挺流行的,是很多易学文人茶余饭后的一个娱乐方式,并且在史书或者一些名家典籍里面就有不少的记载。

   比如《汉书·东方朔传》中就记载:

   上尝使诸数家射覆,置守宫盂下,射之,皆不能中。朔自赞曰:“臣尝受《易》,请射之。”乃别蓍布卦而对曰:“是非守宫即蜥蜴。”上曰:“善。”赐帛十匹。复使射他物,连中,辄赐帛。

   再比如唐玄宗时期的《唐六典》,这是当时一部重要的行政法典。

   而在此书中,就特意提到了,唐代官方的相关机构,为了检验大家的易学水平,都会有专门的考试。

   并且这种官方正规的射覆考试,所使用的数理模型都是六壬式。

   至于为什么用六壬,而不用其他术数,里面有多种原因。

   总之,六壬的传承与发展是诸多术数里最正统和最全面细致的。

   我之前不是跟大家说过嘛,在如今的三式绝学里面,一直有“奇门无真,六壬无假”这句话。

   为什么奇门无真,六壬无假?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们以后再说。

   至少从《唐六典》中的规定来看,说明从唐玄宗时期开始,六壬就一直被视为正统。

   要不然,也不会成为官方规定的射覆科目了。

   除了我上面提到的《汉书》《唐六典》等以外,在《红楼梦》的第二十六回里面,也有射覆的游戏。

   感兴趣的大家不妨去看看。

   当然。

网址:www.kxs.me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
next
play
next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