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知识改变命运-(1)
“七百文一栋房?”
程咬金脸上诧异不已。
“这房子,居然这么便宜?”
“是啊,还是先生的功劳。”
老太太褶皱的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不止嘞,先生还说了。这土地,按家分配,每一家一户种出来的粮食。只需要交那些该交的税收,剩下的全部是俺们这些老百姓的。”
“加起来,拿到手里的,一共有七成呢。”
“什么?!”
房玄龄整个人不由惊呼。
七成?
开什么玩笑。
一般的农民,能拿到手三成。就已经算很不错了。
更别说,韩北这里居然能拿到七成。
真令人匪夷所思!
“先生大义!”
李世民不由在心中感慨。
世人都以钱权为追求。
可韩北,对于这些东西,丝毫不感兴趣。
“对啊,七成还算少的,到了明年可能能拿到八成呢。”
一想到这,老人家脸上便满是开心。
“在韩府做事三个月,都能比得上之前一年了。”
“先生,当真大义。”
房玄龄没忍住感概道。
恐怕这世上,也就只有韩北一个人。
能做到种粮食,给农民七成收成了。
想到这。
房玄龄脑海中又浮现起之前,在韩府遇见的每一个人。
几乎脸上全部都洋溢着笑容。
这样一看。
也难怪这些村民,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和老人家寒暄了一番。
李世民又带着众人,朝着前方走去。
只见一栋栋农家小院,彼此相连,鳞次栉比。
虽然房屋面积不大,但能给人一种国泰民安的感觉。
每一个小院内,基本上都有人。
但大多数都是女人。
因为男人都出去干活去了。
“你问我日子过得好不好?那肯定是杠杠的啊,好的不能再好了。”
“就连我家小孩,现在都在九州学府念书,都能识得几个字嘞。”
一个女人咧嘴笑道。
自从来到了韩府。
他们一家的日子,肉眼可见不知变好了多少。
之前是吃也吃不饱,穿也穿不暖。
现在不一样了。
现在甚至每个月,他们一家都能吃上一次肉呢。
“不说了,我要去集市卖东西咧,去晚了就没位置了。”
说罢。
女人便提着一篮子蔬菜,朝着集市走去。
一路走来。
百姓脸上,全部透露出那种幸福感和满足感。
嗯?
一个小孩从李世民的身边,疾驰而过。
让李世民整个人都有些愕然。
“这,跑这么快,是去干什么?”
“估计是上学要迟到了,所以才跑这么快,去迟了可是要罚站的。”
韩北看着那飞快扑腾的两只小脚。
笑着开口道。
“哦?去看看。”
听到这话,李世民一下子便来了兴趣。
他倒是想看看,这九州学府,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刚走进学府范围。
李世民便听到了阵阵朗朗书声。
声音洪亮,就算相隔十几米,依旧能听到读书声。
“这学习氛围,居然如此好?”
房玄龄有些不可置信。
他也不是没有去过私塾。
但和这里比起来,完全不是一个等级。
“当然,知识改变命运。”
韩北笑了笑。
“这里大多数,都是穷苦百姓的孩子,对于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自然珍惜。”
“好一个知识改变命运。”
李世民轻喃一声。
随即大笑。
“若是我大唐百姓,都能识文断字,一定又是一番繁景!”
“会实现的。”
韩北不在意的笑了笑。
这才哪到哪。
到了后面,可还有九年义务教育呢。
不说知识储备能和国子监祭酒相比。
但是至少识文断字,是没有一点问题的。
后世的华夏,实行的便是九年义务教育。
甚至那些发达一点的。
像小日子,还是十二年义务教育。
直接读到大学毕业。
虽然韩北对于小日子的感观不好,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还是有点用的。
不过韩北虽然是套用后世的教学。
但会更注重实践上手。
后世人常说。
读书读书,结果上完大学甚至懂得还不如自己父辈。
这一现象一老被人诟病。
不是他们不学。
而是两者学的东西,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父辈那一代学的是什么?
就拿修车举例。
以前就是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恨不得步步都让你上手实操。
到了后面。
直接变成了修车的定义,修车的目的,修车的意义,修车的影响。
什么都说了。
就是不告诉你,该怎么样去修。
拜托。
既然是学习,你不说方法,怎么学?
不让人上手实操,又怎么知道是对是错?
这算啥?
这不妥妥防学习机制吗?
后世很多大学生。
从学校出来,只会照搬,根本不会上手实践。
甚至都不知道该怎么去做。
这怎么能行?
既然学知识,是为了筛选人才。
为什么就不能在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动手实操。
让学生能有一种更深的感悟呢?
从学府内转了一圈的李世民。
脸上洋溢着喜悦。
这些,将来或许都能成为他大唐的栋梁。
“对了,先生,青雀现在也在这里上课?”
李世民有些疑惑的问道。
青雀不应该也在这里上课吗?
为何转了一圈,没有见到人。
站在李世民身后的李承乾,神情没有丝毫变化。
或许放在以前,他会心里不舒服。
但现在不会了。
以后也不会了。
对于李承乾来说,就算李世民依旧和以前一样喜欢青雀。
他也不会嫉妒。
李承乾会用行动证明。
他,李承乾才是大唐太子,也只有他,才能凭本事当上皇帝!
“青雀现在应该还在实验室。”
韩北回道。
“实验室?”
李世民愣了一下,随后说道。
“既然这样,先生不妨带朕去看一下。朕倒是也有一段时间,没有见过青雀了。”
韩北笑着说道:“或许青雀,还能给陛下一些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