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药王孙思邈-(1)
“愿听先生计划。”
孙山和许文恭敬行礼。
“以圣德太子以及大和的实力,这三百人全副武装,对方基本上没办法解决。”
“你们二人,可明面上帮助柳生家族扩大地盘,暗地里联系圣德太子或者其他的贵族。将那些残次品带过去售卖,简而言之一句话。”
“让他们内乱,在保证你们安全的前提下,越乱越好。”
韩北淡淡开口。
“柳生向明已经答应了我,到时候会划分一块土地出来。你们便选址在西边,以方便日后大唐派人去接应你们。”
“这三百人平日里负责守卫即可,不需要主动参与他们的内乱。若是他们找上头,以你们的装备,想要战胜也并非难事。”
“学生明白。”
韩北叹息一声:“你们在倭国,至少得呆上半年的时间。我会尽快让陛下在三会海口建立港口造船,尽早派兵去接应你们。”
“是。”
看着恭敬的二人,韩北不由念道:“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这一次,乃是你们名垂青史的好机会。但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危机,为师希望你们能够安稳回来。”
“多谢先生!”
“去找秦琼吧,跟着他操练一下。若是你们能平安归来,为师为你们接风洗尘。”
看着孙山二人离去的身影。
“没想到有朝一日,历史居然会在我手上被改写。”
韩北看着池塘内游动的锦鲤。
一时间有些恍惚。
想当初他还是一个九九六的社畜,而现在。
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对于灭倭。
韩北倒是洒脱的很。
他不去做,日后的历史,或许会再度重演。
与其悲悯恶人。
不如为后世华夏提前消灭隐患!
吐蕃。
松赞干布此刻正盯着自己手上的信,陷入了沉思。
这封信。
是禄东赞派人传过来的。
说是和韩北说好了,能买回来一千件武器铠甲。
但正是因为如此。
松赞干布才会有些不相信。
“韩北此人奸诈无比,为何会把武器卖出来?”
松赞干布皱眉思索着。
至于禄东赞在信上说的韩北贪财。
这一点被松赞干布自动忽略了。
任何东西,都有可能是伪装出来的。
尤其是韩北如此奸诈狡猾的人。
更何况,自己上一次已经试探过韩北,对方几乎毫无弱点。
这批武器铠甲,松赞干布只想出了两个可能。
一是质量有问题的残次品,二是韩北故意而为之。
只不过。
这一千套武器盔甲,只要带回来了。
他都可以让工匠进行学习。
借此来提高吐蕃工匠的锻造技术。
“就算是个陷阱,本王都接了!”
松赞干布纂了下拳头,眼神已然有了决断。
大唐和吐蕃之间,注定要有一场战争。
这批装备,势必要拿下!
松赞干布直接派人把牛羊和所需的银子,重兵押送了过去。
只要东西拿来了。
这些银子,他迟早都能拿回来!
另一边。
长安城外。
柳生向明看向孙山和其身后全副武装的精锐。
脸上掩饰不住的喜色。
“有了这一支军队,我柳生家族或许能统一大和!”
况且。
在柳生向明看来。
这一支军队,虽然全副武装,但数量并不算太多。
若是许下诺言。
说不准还能收为己用。
到时候再让他柳生家族的工匠,学习一下这些士兵身上穿着的装备。
等到实力强大后。
或许能从新罗百济那边下手。
一路灭国,最后甚至和大唐碰一碰也不成问题。
就算打不过,也最多是向大唐俯首。
他柳生家族又没有损失什么。
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呢?
若是胜了,那这天下,岂不是他们的天下?
一想到这。
柳生向明没忍住笑了出来。
此次访唐,或许会成为他这一辈子,最正确的决定!
长安城。
李世民处理完奏折,心情不错。
三会海口的造船厂,经过他力排众议。
最终那些世家臣子,还是屈服了。
造船厂和港口建造,已经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韩北更是派了不少人。
前往督工,并且处理事务。
依照韩北的话。
只需半年,船只便能建成。
到时候。
他便可派人,去灭了倭国。
然后开采韩北所说的那几座金银矿山。
有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撑。
李世民想干之事,便能放心大胆的开干了。
可当他刚想要宣布散朝之时。
大殿外,便传来一道声音。
“陛下,殿外有一人自称孙思邈之人,想要面见陛下!”
李世民脸上一喜。
这孙思邈他知道。
医术并不比太医差,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之前对方还给长孙皇后治过病。
很久之前,李世民便想让孙思邈入宫为官。
但对方却以天下苍生还被疾病所困扰,婉拒了李世民的请求。
但李世民也给了一块令牌给他。
说孙思邈若是想通了,随时可带着令牌入宫面圣。
这一次对方主动前来。
或许是想要入朝为官?
“让他进来!”
李世民大手一挥,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喜悦。
对方若是能为太医。
对于李世民来说,又会是一个好消息。
很快。
一个年近半百,精神矍铄鹤发童颜的老人,步履矫健的走进了大殿。
周围臣子,都是有些好奇。
孙思邈他们都知道。
医者仁心,并且医术极高。
在民间享有极大的名声,有不少百姓生病都是被其所治好。
不过此刻。
他们最好奇孙思邈来干什么?
孙思邈走到殿中,行礼过后。
“陛下,河东道忻州山木县出现瘟疫!”
“什么?!”
此话一出。
朝堂上所有大臣都是骇然不已。
连程咬金这等武将,都是面色凝重。
李世民亦是如此,眉毛差点拧成麻花了。
这可是瘟疫啊!
李世民最不愿意看到的东西。
这东西,比打仗还要恐怖。
少则几十万人伤亡,若是处理不好。
整个国家尸横遍野,甚至会因此死伤大半人!
“瘟疫?为何会忽然出现瘟疫?”
“是啊,今年大雪都过去了。瘟疫不应该出现才是。”
大臣们都在小声议论着。
“回陛下,臣从忻州山木县游历救治百姓,却意外发现整个山木县发生了瘟疫。”
“瘟疫乃是臣亲眼所见,此瘟疫颇为棘手。感染者全身长满脓疮,遍布全身,并且感染力极强。”
“已经有两个村的百姓,被感染身患此疾。”
孙思邈脸上忧虑不已。
他亲眼见到过患病的百姓。
那场景,饶是他,看到了也吃惊不已。
在此次来京,他便和山木县县令打过招呼。
让人将患病的村子,全部隔离。
尽可能减少与外界的接触。
或许这样,才能减少患病的人数。
瘟疫和风寒一样,都能传人。
而孙思邈翻阅了不少古籍,也并未找到相同的瘟疫。
唯有南北朝时期的瘟疫。
与此次有着一点相似之处。
但毫无疑问,这一次的瘟疫,更为严重!
“孙爱卿,此次瘟疫,连你也应对不了?”
李世民沉声问道。
孙思邈的医术,整个大唐都找不出几个能与之比拟的。
若是连他都治不好,那此次瘟疫,怕是有点难以解决了。
“臣,暂未找到解决方法。”
孙思邈脸上有些羞愧。
自己悬壶济世半辈子,此次瘟疫却无法治疗。
房玄龄出列道:“陛下,当务之急应该是派众多太医院的太医,与孙医师一同探讨。”
“或许有人见过此症,也能找出应对之法。”
“既然如此,玄龄辅机孙卿你们留下来。”
李世民直接宣布散了朝。
而房玄龄长孙无忌程咬金等人都留了下来。
“对了,派人把韩先生叫过来。”
李世民嘱咐道。
随后便带着众人直奔太医院。
等到了太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