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55-(1)
过了,又笑了,说:“其实我觉得这样挺踏实的,我公婆那两口子,丢给两个家丁婆子就行,我不用操什么心,眼下我有两个女儿了,再没有什么遗憾的了,就在杨柳村守寡,乐得清静。”
柳长英听了很高兴,说:“你能留在这当然是好了,你要是真走了,我得想你了。”
杨青青好奇地问:“那你想没想过,以后要干什么?”
“我?”牛灵溪还真没想过他会问自己这个。
一个丧偶带娃的夫郎,能干啥呢,在家守寡呗。不过,牛灵溪还真不是这样想,他还真有想干的事情。
于是,他会心一笑,就跟杨青青说了:“我想跟我爹一样,买地做地主,开垦荒地,修渠打井。”
我嘞个杨柳村大地主,杨青青睁大了眼睛,牛灵溪果然不简单,这大半年来经了不少事,变得有主意多了。
“我看行,”他说,“咱们村的荒地没人要的地就靠你了。”
把零零碎碎的荒地开垦出来,统一耕种是有好处的,这样种庄稼的效率更高,出了什么虫害也更方面统筹管理。
不过,当地主,最重要的不是地,而是种地的人。
牛灵溪又说:“咱这地界每年都有逃荒来的人家,我们老牛沟最多,可是老牛沟的地也渐渐不够种了,我准备跟我爹说,让他们来杨柳村,这样,地也有人开荒了,也有人种。”
牛灵溪不愧是地主的儿子,讲起经营农场来就头头是道的,杨青青不知不觉就跟他聊了很多。
回家的时候,他放心多了,跟柳长英说:“我看灵溪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的。”
柳长英点了点头,说:“不过,灵溪不是杨柳村人,却想在杨柳村当地 主,而且要引外村人进来种地,怕也是不容易。”
但凡闭塞的小村落都排外,牛灵溪虽然勉强算杨家的人,可若是行事有什么不妥当的,还是难免被人当成外人挑毛病。
杨青青说:“那不是还有咱们吗,到时候能帮着调停的就调停一下。”
说到底,杨柳村也不是自古以来就是杨柳村,不也是南边逃荒过来的人一家一家聚居起来的吗。
回到家之后,杨青青又跟柳长英忙活了一会儿。因为第二天是四月初八,下大酱的日子。
大酱是用黄豆做的,冬天的时候,就把攒下的黄豆给煮了,捏成一个一个的砖块形,储存在玉米仓里让它们漫漫发酵。
经过了三四个月的熟成,大酱块被菌丝充分发酵,充满了鲜味,到了四月里,就该下大酱了。
第二天一早,一家人就忙活了起来。
下大酱是个看手气的活儿,作为一种发酵食物,不同人身上的菌群不同,也会影响大酱的菌群和口味,因此,谁来下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