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徐州牧!(感谢噜噜,书友20227286的两张月票~)-(2)
“子敕坐下慢慢说。”
秦宓应了一声,在席位上跪坐下来后,缓缓说道:
“我观昌豨和尹礼二人身上匪气颇浓,手下士兵也多无法纪。
“今日可以因为利益而背叛刘备,他日未必不会因为利益而背叛我等。
“因此在下的第一道计策,就是在他们任上时命心腹之人将昌豨毒杀!
“至于尹礼,威胁远没有昌豨大,可以稍等一段时日。
“等完全架空了他的兵权后,若他的表现还可以,倒是可以留他一命。
“若他表现不行,那就将之调离至其他职位。”
听完这第一计,吕布觉得这是个可以绝后患的计策。
但如果太快执行,难免会让昌豨手下的人怀疑昌豨的死是不是有蹊跷,从而可能引起一场叛乱。
如果太慢执行,真让对方在徐州发展起自己的势力了,就不好下手了。
所以吕布略微沉吟后,就问起了第二个计策。
秦宓直截了当地回道:
“这第二个计策嘛……昨夜战斗时,在下注意到这昌豨作战颇为勇猛,确实是有些能耐的。
“如果能好好培养,或许也能成为一员不错的大将。
“只是他武勇有余,管理一州之力大概率不行。
“因此主公可以选择一位心腹之人担任徐州牧。
“这样既能压昌豨一头,又能培养一番昌豨的能力,同时也能限制昌豨在徐州境内胡作非为。”
听完这第二计,吕布顿时有些意动。
昌豨能够和孙观一样史书留名,而且不是寥寥数语,自然有其厉害之处。
昨夜他也看到了昌豨的作战风格,确实有猛将之风。
手下贼兵虽然有匪气,但也颇为勇猛。
就这么杀了确实可惜,而且此番若没有他们临阵倒戈,己方损失的兵马只会更多。
于情于理,杀死一个有利用价值的有功之人,都不太好。
而秦宓的第二条计策,就避免了这些负面影响和麻烦。
虽然两条计策各有各的好处,但综合而言,还是第二条计策更为稳妥。
吕布当即应允道:
“好,就按照子敕的第二条计策去办!
“子敕觉得,谁来担任这徐州牧最为合适?”
秦宓没有替吕布做出决定。
这种事情,还是吕布自己决定最好,不过他还是给出了一个建议:
“中护军高顺将军,主公不是打算培养他的管理能力么?
“他既是主公最信任的兄弟,同时也可坐镇徐州这块沃土。
“还在军中颇有威望,可以绝对压制住昌豨。
“他或许是目前最合适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