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孙若微!!!-(2)
看来中午那会儿的确不是什么巧合。
朱瞻基心里思略微索,看向赵黑狗直接问道:“她可有说她为什么要见我?”
朱瞻基毕竟也是堂堂大明的储君,自然也不是谁想见就能见的。
“那……那女人说是……有冤案想要请殿下为她做主!”赵黑狗挠了挠头,立即道。
朱瞻基:“………”
朱瞻基一脸无语,看了一眼赵黑狗,忍不住道:“她有冤案,不应该去衙门吗?再不济也可以告御状啊,找我干什么?”
朱瞻基确实挺无语的,要说别的朝代也就算了,但是大明朝,一些措施对老百姓确实没得说。
特别是老朱头因为自身的出身问题,所以很多事情可以说对普通老百姓都极为宽容,在刑事诉讼这件事情上,在大明以前,普通老百姓如果蒙了冤,想要诉讼上访什么的其实很难的。
特别是冤假错案,民告官,原则上历朝历代都是不鼓励的,甚至将“民告官”视同于“子弑父”,不管对错,普通老百姓想要检举官员,首先就得自己吃上几十板子。
打人板子这种事情,里面的水也是众所周知的,甚至官员如果暗中操作一下,可能要不了几板子就能把告状的人直接打死。
但是老朱头上位后,却是直接就把“民告官”的限制给放开了。
首先普通老百姓如果蒙受了冤屈,当地衙门如果不处理,就可以把状纸递交给检查御史,然后监察御史接到状纸后,就会把状纸发回被告官吏的上一级部门,或者同级的监察部门进行审理,这是大明民告官的第一条路子。
而第二条,就是所谓的“告御状”了,也就是敲登闻鼓,老朱头上位后亲自做出规定,普通老百姓可以直接进京投递状纸,各地任何官员都不得阻止,否则直接杀无赦。
虽然这些政策随着大明后期吏治腐败,差不多都被废除,但是现在的大明可谓正是政通人和的时候,特别是自家爷爷又处处把自己标榜为老朱头的正统继承人,对于老朱头的大多数政策可谓是极力迎合。
所以“登闻鼓”得制度,现在依旧是很有效果的。
这也是朱瞻基无语的地方,有冤屈,给监察御史投递状纸也好,敲登闻鼓也罢,都能很快得到解决,但是直接找上他是几个意思?
“殿……殿下………”赵黑狗听见朱瞻基的话,呐呐两声,吞吞吐吐道:“那女人说是……说是……”
“说是什么?”朱瞻基见赵黑狗这欲言又止的样子,直接翻了翻眼皮问道。
“说是听闻殿下温文尔雅,儒雅随和,从不欺负老百姓,所以………所以这才找到了殿下。”赵黑狗一口气把话说完,然后又想起了什么,立即从怀里掏出一叠白布,道:“殿下,这是状纸。”
朱瞻基:“………”
看了一眼赵黑狗手里隐隐透着红色的白布,朱瞻基挑了一下眉,随即给侯显使了一个眼色,后者见状立即走到赵黑狗面前,把白布接了过来,仔细检查了一遍,确定没有什么问题后,这才恭敬得交到了朱瞻基手里。
朱瞻基拿过白布,摊开在预案上,和他预料的不差,这“状纸”应该是用血书写的,这种东西倒是并不稀罕,反正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传下来的习俗,如果受了极大的冤屈,总会有些人喜欢用鲜血来书写状纸,这种事不能说是好与不好。
效果肯定是有的,不过朱瞻基作为皇太孙,跟在朱棣身边也见过不少次这样的东西,有许多其实都是一些哗众取宠。
这就像是后世一些短视频,为了流量,总喜欢把一些英雄人物拿出来炒作,然后开头就是一句道德绑架之类的。
所以看得多了,有时候这种动不动就写个血书什么的,也会起到反作用。
当然心里这么想归这么想,这状纸朱瞻基肯定也是要看的,是哗众取宠,还是确有其事,都得看过之后再做结论。
状纸铺在预案上,可能是因为用血书写,用的也是手指之类的,所以字很大,字数并不多。
“民女孙氏,山东邹平人,民女之父本为县中主薄,本名忠,为官已有十年有余,向来本分,虽无苦功,亦无过失,然则今岁七月,汉王麾下亲兵路过邹平………”
朱瞻基本来看的其实不怎么在意,毕竟大明每年的冤案其实还是很多的,朱瞻基也不可能见一个就同情一个什么的。
但是看着看着当看到自家二叔的名字出现的时候,顿时忍不住眉头一挑,然后立即认真了几分。
这状纸的内容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大概就是邹平县的主薄孙忠有个女儿,长得不错,然后被自家那位好二叔北伐回来时的亲兵看见了,所以就想强抢献给自家那位二叔。
然后谁料这孙氏还是个很强硬的,孙忠为了保护女儿,硬是就和朱高煦杠上了,一个小小的主薄硬钢一个王爷,结果自然是不用多说的。
全家唯一活下来的就是这个孙氏,侥幸在其父亲孙忠的安排下跑了出去,还跑到了应天,也就发生了今天中午,朱瞻基撞见的事情了。
朱瞻基简单把状纸看完,想了想看向下面还在等待自己回复的赵黑狗,随意的问道:“那个女人有说自己叫什么名字吗?”
“好……好像叫什么……嗯……”赵黑狗眉头紧锁,差点又把头皮挠破,然后突然眼睛一亮道:“殿下,末将想起来了,她似乎自称什么小女子若微………”
“小女子……若微?”
朱瞻基先是念了一遍,随即突然感觉不对,下一刻眼睛直接都瞪大了起来,一脸错愕惊讶开口道:
“孙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