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朱高炽再丢监国之位!!!-(1)
朱棣陷入沉思。
开海之事朱瞻基之前就和他提过,只不过这事儿影响太大,作为唯一一个派遣了大规模船队出海的人,朱棣深知出海的利润究竟有多么暴利。
不说别的,就说那些在大明价值堪比黄金的香料,在西洋的许多国家番邦那里,价值低廉到简直可怕,但是一但运回大明,那就是百倍千倍的利润。
这样的疯狂的利润,一但开海后,到时候再想控制住怕是想也别想了。
“你之前说过,解决土地兼并这种事,还可以用增加土地的方式。”朱棣看向朱瞻基,暂时压下分土地的想法,道:“现在瓦剌已经划入了大明的统治,所以我在想,是否可以迁移一些大明没有土地的百姓去瓦剌,然后分给他们牛羊?”
“………”朱瞻基差点被朱棣的话直接干沉默,一脸懵逼的看向朱棣,问道:“您要把没有土地的老百姓安排去瓦剌?还给他们分牛羊?”
“怎么?你觉得有问题?”朱棣看向朱瞻基,道:“这方法不是你之前说过的吗?我记得你的原话好像便是这样,土地兼并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土地,既然大明的土地不够分给老百姓,那么就打出去,占领更多的土地分给老百姓,现在瓦剌已经被打下来了,不是正合适吗?”
“不是………”朱瞻基一脸无语,道:“爷爷,这已经不是有没有问题的事情了好吧?”
“先不说别的,就说您把牛羊分给一些原本只懂种地的老百姓,他们能不能把牛羊养好这件事,万一出现了什么问题,比如冬天的牛羊被冻死了,遭了病害什么的,您觉得一群只会种地的老百姓能熬的过去?”
“在大明,庄稼绝收了,他们还能投献土地,或者干脆卖掉土地,但是在草原上,牛羊死了,他们拿什么过日子?”
“到时候活不下去了的老百姓,又会干什么?怕是刚刚稳定的瓦剌立即就得乱起来了!”
朱瞻基是真心有些无语,自家这爷爷有时候是真的想一出是一出,他之前之所以提出用打出去的办法,来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其实这也是最后的办法罢了。
现在大明初立,其实土地并不缺,很多地方都足以开荒,之所以还会出现老百姓饿肚子的事情,一则是天灾人祸,像是旱涝蝗灾这些,二则就是赋税的压力。
按照一个简单的算法来说就是,家庭年收入赋税≥家庭年消耗,这个时候老百姓才能温饱,而如果结果小于家庭年消耗的时候,百姓自然就会出现饥荒。
以大明现在的情况,最大的问题其实还是赋税的问题,这也是投献之风盛行的主要原因,这才是土地兼并的根本。
至于打出去,则是在社会矛盾已经到了无可缓解的时候,这个时候打出去,就像是西方的工业革命一样,产能过盛,就把过盛的产量倾销出去,让别的国家来替自己承担压力。
“这么说来的话,只有按你说的第一种办法来了?”朱棣没有在意朱瞻基的语气,对于这点他已经有些习惯,道:“只是用第一种方法的话,这里面的困难你也知道,即使我同意你的办法,允许开海,但是什么时候都有抱残守缺,宁为瓦碎,不为玉全的人。”
“那就杀!”朱棣话落,朱瞻基没有丝毫犹豫就道:“敬酒不吃吃罚酒,阻碍大明前进的人,便没有存在的必要。”
朱棣:“………”
他看向朱瞻基,作为马上打天下的皇帝,朱棣对于一个人的杀意有很清楚的感知,朱棣知道自家这个大孙子说这句话的时候,是真的动了杀意。
他心中既是欣慰,又有些担忧。
欣慰的是,自己也算是真的后继有人了,他是造反起家的,朱棣很明白一个道理,一个想要成大事的人,必须要做的就是杀伐果断,这也是他向来不怎么喜欢自家大儿子的原因。
因为朱高炽的仁慈,某种程度上来讲,和他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用他的话来说,那就是阴沟里蹦出来的棉花球,但是朱棣同时也明白,现在的大明也确实需要自家大儿子这样的人来安定社会,这也是他心里明明会忌惮自家大儿子这个太子爷,但依旧还是让朱高炽继续监国的缘由。
但是他心里对朱高炽的不满同时也有的,仁慈有余,杀伐不足,这样的皇帝如果用来守城,的确是一位明君,但是进取必然也会因为仁慈之名处处受到束缚。
而一位受到束缚的皇帝,除了会让国家更加稳定,想要干出什么功绩显然是基本不可能的。
这也是他不满朱高炽的原因之一,而现在自家大孙子这杀伐果断的样子,自然就很让朱棣满意了。
他心的目的很清楚,自己有生之年给大明解决所有的外患,等到朱高炽这个太子爷登基后,再解决所有内患,到时候大明内外安稳,等到朱瞻基登基后,便可以轻易横扫一切,到时候积三代人的努力,大明必然会展现出一片远胜于古往今来所有王朝的强盛局面。
但是他同样也很担心,因为朱棣这一刻在自家大孙子身上感受到的杀意有些太过强烈。
适当的杀伐是好事,过度的杀伐,他担心到时候自己这位大孙子怕是很难在史书上留下什么好名声。
他本来就是造自己侄子的反起的家,因此朱棣心里很明白,不管他怎么努力,怎么去改写一些记录,在那些读书人眼里,自己永远都是反贼,朱棣对此也不在意。
骂名他一个人背就好了,但却他并不愿意,让这个骂名一直都留在自家人身上,这也是他看重太子朱高炽原因。
阴沟里蹦出来的棉花球嘛,不就是黑的变成了白的,但是如果自家大孙子杀伐太多,怕是到时候好不容易变白的又会染成了黑的。
想了想,朱棣看向朱瞻基突然道:“我之后打算去鸡鸣寺修养一段时间!”
“???”朱瞻基闻言愣了下,有些没搞明白自家这爷爷怎么突然提到了要去鸡鸣寺的事情?
现在老和尚也不在应天,去了的话,也就是一个人。
朱瞻基心里疑惑,忍不住问道:“爷爷,您怎么突然想到去鸡鸣寺了?老和尚现在也不在,你去了一个人也没个说话的?不如这样,北伐的这段时间,我那个商会在城南建了一个院子,弄了不少新鲜玩意儿,您要修养的话,就去我那院子好了!”
朱瞻基这话倒也没有胡说,因为之前有弄学区房的打算,所以朱瞻基也让商会那边为自己建了一座院子,而且也是由他亲自设计的,本来朱瞻基是打算留着自己闲暇时间去住的。
不过现在听到自家爷爷打算修养一段时间,干脆就让了出来,毕竟相比鸡鸣寺,他那院子的确要更适合修养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