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摊牌了,征北大将军!!!-(2)
嘴上说着,朱棣也不知道想到什么,可能是脑子已经有了自家大儿,那圆滚滚的体型在太子府的院子里练着太极的场景,还别说,这么一想,他脑海里顿时就好像有了画面,然后没忍住,刚教训完朱瞻基,自己又忍不住嘴角狠狠向上扬了扬。
见老头这表情,朱瞻基心里对自家老爹默默道了个歉,趁着他高兴着,直接将话语一转道:“那个爷爷,我想去顺天!”
“去顺天·····去哪儿?”
朱棣愣住,下意识的反问了一句,然后皱起眉头问道:“应天府待着好好的,为什么突然想到要去顺天了?”
不怪他疑惑,虽然迁都之事已经定下了,但是现在的顺天可不是什么好地方,目前还没有迁去多少人口不说,各项措施也算不得完善。
相比起已经经营数十年的应天府,顺天说成是苦寒之地也不为过,这也就是因为他的大本营就在顺天了,而且北伐如果直接从顺天出兵也更加节省开支一些,否则他自己都不会提出迁都顺天的事情。
但是自家这位大孙子,虽然自小被自己带在身边,刚刚懂事,便在军营里开始跟着自己学习打仗的事情,但是其本身却不是个好战的性子,这莫名其妙的突然提出去顺天,他自然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也不算是突然想起来的吧!”
朱瞻基摇摇头,然后才道:“我其实已经想了好久了的,也就是我爹他身体不太好,怕他受不了顺天的苦,不然我都想带着他一起去顺天了。”
朱棣眉头皱的更紧,也不说话,就静静等着朱瞻基说完。
朱瞻基见此直接开口继续道:“爷爷,你也是知道的,现在应天府就差直接说您想要换太子了,二叔,三叔这段时间的表现你也是看着的,就差没直接和你说,把太子的位置让给他们了,朝堂上我爹受气不说,私下里二叔三叔也在我爹面前趾高气扬的。我爹大度,把他们当小弟弟,不和他们计较,我看着就烦,换做别人,我肯定上去就揍他了,但是谁叫他们是我亲叔了?”
“所以干脆眼不见心不烦,我先去顺天待上阵子,等你这边把北伐的事情确定了下来之后,我再回来。”
有道是说破无毒,知道自家爷爷的目的,朱瞻基也没藏着掖着,有什么说什么,而且他也知道自家爷爷的性子,早就摸透了老头的脉。
这老头心里精明着,不然也不能把自家二叔三叔两人逗团团转,他心里其实对于太子的位置认识明白的很,别看嘴上对自家老爹嫌弃的很,好像随时都要换太子的样子。
但是心里却从没有动过这样的念头,一来这些年太子监国多年,朝堂上根基稳固,不是其他朝代太子,能轻易动摇的。
二来,他推翻建文时,推翻了建文的所有政策,就是想搞一个名正言顺,证明他自己才是老朱的真传,建文已经走上歪路,而除了老朱的这些政策外,老朱最大的坚持是什么?
无非就是对于储君位置的选择上,无论建文多么不争气,他那些儿子又表现的多好,为了有明一朝皇位传递的稳定,老朱这才铁了心选择了建文,甚至到死都在帮建文稳住各个藩王,当然事实上证明老朱也干的很正确,唯一的漏洞,就是建文不那么争气了些。
而朱棣既然要证明自己才是正统,自然在储君位子的选择上,就不能出现动摇,再加上朱高炽虽然身体上有些缺陷,但是无论是个人能力,还是其他的,都无疑要远超朱棣其他的两个儿子的。
也就是朱高煦和朱高燧缺了些心眼儿,否则仔细想就会明白,永乐朝这么多年下来,如果不是朱棣放任,朱高炽能有这么稳固的基本盘。
而朱高燧和朱高煦了?
军队中的威望?
别逗了,跟着老头混,最大的威望就是老头的。
两兄弟顶多也就是个能打仗的,除此之外还能有啥?
看看历史是怎么演他的,朱瞻基登基,朱高煦造反,联系英国公张辅,想让人当内应,张辅反手就将他卖掉,朱瞻基亲征,就对着城门开了几炮,然后劝降书往城里一射,城里的叛军自己就想亲手抓了朱高煦献给朱瞻基,朱高煦得到消息差点没吓死,最终只能被迫投降。
甚至要不是投降的快,悄悄找小路出城,避开了自己的军队,他可能就是被自己的兵绑着去见朱瞻基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