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牵星过洋,古代黑科技!!!-(2)
“是,殿下!”
见景蒙明白过来,朱瞻基点了下头,然后笑道:“对了,这次你们出海我还有一件东西要送给你!”
话落,朱瞻基也不等景蒙说什么,就对窗外喊了一声,不多时就见德福抱着一个箱子走到了马车旁边,然后将箱子递到了马车上。
朱瞻基将箱子放在两人之间,然后随手打开,立即露出里面一个整体成扇形的东西。
“这个东西你接下来需要好好的学学,以后船队航海,这东西可以让你们迅速定位到自己所在的位置!”
朱瞻基说着话,将这个东西摆放好,然后看了一眼一脸疑惑的景蒙道:“你跟在郑和身边也有段时间了,想必对目前大明出海航行判断方位的办法也是了解的吧?”
景蒙眼睛还在打量着眼前的这个奇形怪状的东西,闻言便立即道:“郑总管之前曾教过属下一些过洋牵星之术,郑总管不曾对属下藏私,因此倒也学了一些东西!”
过洋牵星术,也就是牵星术在海上的运用,是利用天上星宿的位置及其与海平面的角高度来确定航海中船舶所走位置及航行方向的方法,因此又称为天文航海术。
对于天文的探究,种花家接触的不可谓不早,秦汉时期,就已经有人知道可以在海上通过看北斗星就能辨别方向。
直到北宋时期指南针被发明出来,牵星术依旧是重要的航海手段,而到了大明朝,牵星术更是直接大放异彩,郑和船上更是设有三层类似于天文观测台的“天盘”,配有“观星斗阴阳官十员”,能够“日看风云,夜观星斗”
不过牵星术可不是谁都能学的,而且学了也未必能学会,最考验的依旧是经验,另外最大的问题就是牵星术的精准度,没有丰富的经验,就算学会了牵星术作用也不大,而经验丰富的人,甚至裸掌不借助牵星板就能观测星位!
朱瞻基将手里的仪器放好,就开口道:“这个东西,你可以叫它六分仪!”
朱瞻基对景蒙招了招手,道:“现在大明下西洋时,使用的牵星术虽然也可以作为判断方位的重要手段,但是依靠牵星术的局限却很大,在远航时,经验不足的人,就会出现判断的误差。”
朱瞻基说完指了指眼前的六分仪道:“所以我给你准备了眼前的这个六分仪,它的原理和牵星术一样,使用起来也不比牵星术更难,而且精准度也比牵星术要更加精确!”
六分仪是朱瞻基最近才让人搞出来的东西,相比起牵星术这种很考验经验和判断的古代黑科技,这种在牵星术的基础上研发出来的仪器,对于使用者来说绝对算是一个福音了,除此之外,六分仪在精确度上,相比使用牵星板,或者就是靠手掌来判断方位的办法,也算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了!
甚至就连后世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之后,各种无线电定位的技术都出来之后,这种古老的六分仪,依旧是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
朱瞻基先是把六分仪的原理和景蒙简单的讲解了一下,对于跟着郑和学过牵星术的景蒙来说,这原理理解起来,自然是不难的,而明白了原理,这六分仪学起来也就简单了,差不多就和普通人用尺子测量数据差不多。
朱瞻基也就是教了两遍,景蒙就立即学的差不多了,而体会过牵星术,再体验过六分仪后,景蒙脸上的敬佩之色已经完全是无法掩盖了。
这位太孙殿下的神奇,景蒙也不算是第一次体会了,从玻璃镜,到水泥,再到香水,肥皂这些,可以说每一样都能让人目瞪口呆。
但是景蒙怎么也是没有想到,太孙殿下居然对航海之事居然也如此了解,他可是跟着郑和学过牵星术的,清楚的知道,想要用牵星术来判断方位究竟有多大的难度,就连那位郑总管,已经不是第一次下西洋了,船上依旧配置着数十位专门用来判断方位的星官!
为的就是避免一个人的判断出了错误,也能有其他的人弥补!
“殿下,有了此物,属下定当为殿下寻到橡胶树!”景蒙神色认真道。
“不必强求!”朱瞻基摇了摇头道:“六分仪虽然好用,但是海上的事情,也不是简单的判断了方位就成的,一切还是要以自身安危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