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添加书签(永久书签)
听书 - 我爷爷是永乐大帝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9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A-
默认
A+
默认
绿色
蓝色
日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我爷爷是永乐大帝》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357章:朱棣也想要分土地!!!-(1)

   朱棣先是被朱瞻基说的一愣,随后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哈哈……有意思!”朱棣乐的不行,道:“真是难得,你小子居然还有夸我的时候?”

   “哎,爷爷您这话就有问题了。”朱瞻基闻言一脸不满的道:“什么叫我还有夸您的时候?”

   “难道不是吗?”朱棣脸上笑容不减,显然被自家大孙子夸奖了一次,心情十分不错,笑道:“以前你小子哪次来我这里不气我一回?你这突然夸我一下,我还有点不适应了!”

   朱瞻基:“………”

   所以你这是被气上瘾了?

   觉醒了什么奇奇怪怪的爱好?

   朱瞻基嘴角抽抽了一下,一脸无语问道:“那要不我现在再气您一下?”

   朱棣脸上笑容一僵,瞪了他一眼,威胁道:“你今个儿敢气我,我转头就去把你爹叫来跪在乾清宫外面!”

   又玩不起了不是?

   朱瞻基听到自家爷爷这再次不讲武德的话,一脸的无语。

   夸他两句,他得了便宜还卖乖,不夸了,他还要不讲武德!

   这当真就是又啥又那啥的!

   朱瞻基瞥了一眼,因为成功拿捏,脸上带着几分得意表情的朱棣,道:“得了,爷爷,您还有事没有?您要是没事了,我就回去了。”

   朱瞻基直接提出告辞,惹不起他还躲不起吗?

   “怎么?刚说你两句,你就不待见你爷爷我了?”朱棣听到朱瞻基的话,淡淡的问道。

   您知道您还问?

   朱瞻基翻了个白眼,嘴上却道:“这不是你孙媳妇儿怀孕了,我不得多陪陪她们?”

   “我给了你一天的时间,让你回来后特意先陪她们一天还不够?”朱棣继续问道。

   “咳咳………这个……嗯……那个………”朱瞻基张张嘴,还想说什么。

   朱棣就瞪了他一眼,道:“什么这个,那个的?一天天的少和你爹学!”

   朱瞻基:“………”

   “行了!”朱棣瞥了一眼朱瞻基,摇摇头,道:“说正事吧。”

   “嗯,爷爷您说!”朱瞻基立马就道。

   闻言,朱棣看了他一眼,立即反应过来,自己刚刚应该是被自家大孙子带了节奏,不过也没生气,稍稍顿了一下道:“还是瓦剌的事情,现在瓦剌的情况,我也看在眼里的,那些牧民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牛羊,对现在大明在草原上的统治也极为支持,甚至还做出了为北伐大军送行的事情。”

   说到这,朱棣顿了一下,看看朱瞻基,然后问道:“你说说,是否有办法,在大明也执行类似的政策?”

   “爷爷,您想给老百姓分土地?”朱瞻基微微一愣,随即反问道。

   朱棣见状也不否认,点点头道:“你还记得之前在鸡鸣寺说过的那些话吧?”

   朱棣稍稍回忆了一下道:“你当时说了一个王朝轮回的说法,嗯就是土地兼并这件事情,说是一个王朝的兴盛衰败灭亡,往往都是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土地兼并,如果跳不出这个怪圈,再强大的王朝也会陷入轮回之中,迟早会走向灭亡。”

   “之前我便想了这个问题,只不过你说的那些办法,清查人口也好,还是丈量田亩,还有税制改革这些,影响都太大,而且也看不到结果,所以我心里虽然觉得你说的也有些道理,但是同样也很迟疑,毕竟大明现在也还没有到你说的那种程度!”

   “那爷爷您的意思是………”朱瞻基若有所思的看向朱棣,试探的问道:“您现在想明白了?”

   朱棣点点头,叹了口气道:“刚刚你说到唐太宗,唐太宗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也觉得很有道理,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你在瓦剌的做的事情,同样也是让我看到了如果按照你说的那些办法做了之后的结果。”

   “嗯,爷爷您能这么想就对了!”朱瞻基眼前微微一亮,然后自信笑道:“瓦剌事情,我别的不敢说,但是只要将我留下的那些政策一直执行下去,只要不碰上什么让那些牧民完全活不下去的天灾人祸,以后瓦剌那边绝对会成为我大明最安稳的一处领地。”

   “这点我倒是不曾怀疑!”朱棣点了下头道。

   别的不说,就说只有在史书上能看到的“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景象,真真切切的发生在了他眼前的时候,朱棣才明白朱瞻基在草原上执行这些政策,对于瓦剌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要知道上一个做到这点的,还是曾经金军南下,中原沦陷,宋朝的老百姓深陷金国残暴的统治下,岳飞率军北伐的时候,听闻宋军到来,沦陷的百姓无不箪食壶浆,同样宋军撤退后,更是哭声遍地。

   岳武穆虽然被秦桧和完颜构陷害致死,但是岳武穆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单单是看那跪在岳飞墓前的秦桧几人的雕像就能知道了。

   往日里,朱棣向来只觉得这些事情只记在史书中,或者干脆就是各路的野史,可信度很是值得怀疑,但是当真正自己遇见的时候,朱棣也才明白,自家大孙子,究竟在草原上干了一件多么了不得的大事。

   这也是促进朱棣率军回师后,一路上不止一次思考起之前朱瞻基在鸡鸣寺曾经和他说过的那些话。

   牧民因为分了牛羊,每个人有了自己的牛羊,所以才对大明的军队如此欢迎,那么大明的老百姓了?

   如果自己真的能够做到朱瞻基说的那样,让大明跳出那个所谓王朝轮回的怪圈,让所有的老百姓世世代代都能有足够的土地,那么大明是否真的可以实现百世,千世,以至万世?

   当然,好处朱棣已经看到,但是朱棣同样也明白,大明和瓦剌不同,瓦剌分牛羊的事情之所以如此顺利,是因为自家大孙子一战就把人家的贵族解决的差不多了,就算是活下来的瓦剌贵族,也全部被赶到了鞑靼这边。

   也正是因此,各个部落里面没有那些贵族,这才让分牛羊的政策很是顺利的执行了下去。

   但是大明可不同,现在大明拥有土地最多不仅是他老朱家,更有那些影响力极大的士绅,官员,包括哪些勋贵。

   这些力量加起来,可不是小小瓦剌那些贵族能够相提并论的。

   所以,朱棣虽然心里已经认可朱瞻基的办法,但是依旧有些担心道:“我现在担心的是,如果真的按照你说的那样去做了,恐怕大明内部也会引起很大的混乱,就像是北宋时期的王安石变法,本质上都是好的,但是同样,好心有时候也是会办坏事的。”

   “嗯,爷爷您说的也有道理!”对此朱瞻基并没有否认,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历史上能够变法成功的之所以屈指可数,最主要的原因,除了当权者的坚持外,本身也有变法本身的完善程度,一个不完善的变法,一但被人找到漏洞,那么反倒会成为毒害百姓的事情,这点上王安石的青苗法就是很好的例子。

网址:www.kxs.me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
next
play
next
close